NOV.
11.14
世界
糖尿病日
World Diabetes Day' WDD
11月14日是世界预防糖尿病日
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联盟
于1991年创建的节日
旨在宣传糖尿病的认识、预防等知
今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超重与肥胖;
3、高血压;
4、血脂异常;
5、静坐生活方式;
6、糖尿病家族史;
7、妊娠糖尿病史;
8、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9、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10、中心型肥胖(俗称“苹果型身材”)人群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都有哪些类型
Ⅰ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大部分被破坏,是体内胰岛素产生太少或几乎没有。需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命。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儿童及青少年常见。
Ⅱ型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类型,占发病人群的90%以上。体内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大部分患者最终需要胰岛素治疗。
妊娠糖尿病:在妊娠期内,通过血糖检测可筛查确诊。产后通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保持体重正常,可减少发展为糖尿病的可能性。
其他类型糖尿病:相对少见,主要包括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物质诱导等引起的糖尿病。
怎么预防糖尿病
1、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
学习科学、实用的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治疗、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的技能。加强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控制、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今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的主题。
2、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
建议低脂肪、低糖、低盐、高膳食纤维饮食,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油腻、油炸食物,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适当操控主食量,保证1/3是粗粮。以优质蛋白为主,多吃高纤维食物。定时,定量,规律进餐,勿暴饮暴食。
3、心情舒畅,充足睡眠
长期的压力和不稳定情绪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静对待,妥善处置,切勿情绪急躁、烦恼不安。睡眠不足或睡得太多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4、动起来,坚持适量运动
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每周应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分摊到5~6天进行,即每天30分钟左右。对肥胖和超重的人群控制更要严格些,鼓励减肥,每月减1.0-2.0kg,直至体重达标,切勿求成心切。体质指数BMI保持在20-24kg/m²(注: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即为体质指数)
5、控制高危因素,血糖检查不能少积极控制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包括吸烟、饮酒等行为。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40岁以上的肥胖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史、糖尿病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应酬者、精神高度紧张者,均属高发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