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部
《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精细化管理广州地区培训班》
在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成功举办
初冬穗地汇医才,器械维管细论来;
科技职院开讲处,知识播撒百花开。
2025年11月8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联合主办的《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精细化管理广州地区培训班》在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番禺校区)行政楼一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广东省内及职业学院的专家和老师齐聚一堂,共探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精细化发展路径。参加本次会议的由医疗器械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校园学生等积极参加学习培训。
其中11月7日晚上在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行政楼一楼第一会议室进行专家共识中期汇报工作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生物技术与健康学院院长纪伟教授主持,对参加《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精细化管理广州地区培训班》的领导、专家及医工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同时介绍了现场的领导和授课专家。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谢卫华、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生物技术与健康学院院长纪伟教授分别为大会开幕精彩致辞。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生物技术与健康学院院长纪伟教授主持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谢卫华为大会开幕致辞,谢主委首先感谢我们的共同主办方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为本次培训班提供场地,让来自各地的学员能够齐聚于此,共同学习交流。谢主委指出,本次会议聚焦“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精细化管理”这一主题。预防性维护,不仅是“防患于未然”的智慧,更是保障医疗安全、提升设备效能、控制运营成本的核心环节。要求我们从传统的“坏了再修”转向“主动管理、精准维护”,这正是“精细化”的题中之义。期待以本次培训班为契机,能够有效促进 “产、教、研”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人,依托院校力量,为行业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新生力量;以“研”促新,推动预防性维护的标准、技术和智能化工具的研发与应用;以“产”践行,将前沿的理念与成果,转化为医疗机构日常管理的实践,服务于临床,惠及于患者。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谢卫华为大会精彩致辞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生物技术与健康学院院长纪伟教授作为东道主代表发表致辞。致辞中,纪伟院长结合当前基层医疗器械管理的行业需求,肯定了此次培训对填补精细化维护技术缺口、提升从业者专业能力的重要价值,同时表达了学院对此次合作办班的重视与支持。随后,纪伟院长详细介绍了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的办学定位、专业建设特色、师资力量及近年来在产教融合、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果,在介绍学院情况时,他重点提及学院在医疗器械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与医疗行业企业的合作案例,以及学院为区域健康产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成效,既展现了学院的办学实力,也为学员们搭建了了解院校资源、探索校企合作可能性的桥梁,为培训班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生物技术与健康学院院长纪伟教授为大会精彩致辞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谢卫华老师以《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实践分享及KPI运用》为题,系统解读了广州市地方标准DB4401/T 277.1—2024《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该标准作为广州市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标准化管理手段,引导医疗机构规范、科学地开展医疗设备三级预防性维护。同时系统介绍了KPI运用的关键指标,故障率 (λ)、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平均修复时间 (MTTR)、预防性维护时间 (PMT)、预防性维护完成率 (p)、单次维护成本 (MC)。通过实施案例,对设备的风险评价进行了详细阐述。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谢卫华老师授课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刘春永老师以《POCT、临床检验输血科设备预防性维护及管理》为主题,系统讲解了医疗器械维护管理的内容,主要从全生命周期管理原则、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常见故障原因分析、维护管理体系构建进行阐述。针对POCT床旁检测设备管理,详细阐述了POCT设备特点与应用、试剂管理标准,质量保证与控制、校准流程、质量控制失控处理、试剂储存管理规范等管理要求。输血科设备管理,主要从输血科发展历程与挑战,成分输血与技术应用、输血科设备维护要点、法规对输血科的监管、输血科设备配置标准等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对检验设备保养注意事项、基层医院设备管理痛点及基层医院成功案例进行了分享,内容详实,对日常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收益匪浅。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刘春永老师授课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陈沉老师分享了《血液透析设备开展预防性维护方法的经验分享》,结合广州市地方标准《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DB4401/T 277.1-2024的体系对血液透析设备进行风险评级,并结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SOP)等血透行业中的一些硬性要求对人员要求、部门要求、标识与技术文档管理、行业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大量的日常工作实际案例进一步说明血液透析设备如何开展三级维护的重要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陈沉老师授课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彭利红老师带来了《PET-CT基础运维与保养实践》的精彩报告。从“动物森林找猫咪”杂乱漫画场景切入,用“找动物”的逻辑比PET-CT“找病灶”,用“杂乱场景”对应“人体复杂结构”;给“目标动物”加“特殊标记”,对应PET原理;用“森林地图”精准定位,对应CT原理。进而引出PET-CT成像原理、PET探测系统、CT成像设备、CT成像的物理基础及CT成像的特点,对PET-CT的结构和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通俗易懂,受到学员的高度赞扬。
同时对PET-CT设备存放与使用注意事项,包括温度、湿度对PET-CT的影响、设备日常维护清洁与消毒、设备保养与报修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维修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了PET-CT正确预防性维护保养方法与质控方法的重要性。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彭利红老师授课
新兴县人民医院医学装备科廖艳丹老师作了《医疗设备日常维护及管理工作实践分享》,从医院背景,提出为何“维护”重于“维修”,被动维修的三重困境,“成本高、风险大、满意度低”问题的关键点,结合医疗器械管理分会2025年2月专家进行交流时提出问题和整改建议,到医疗器械“一体化”管理的体系构建。通过案例和实践分享体系构建成果,从采购论证、安装与验收、日常使用管理(规范化操作SOP)、设备档案、三级维护保养、质量持续改进PDCA循环、信息化与数据驱动决策等全流程闭环设计,实现流程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受到学员的高度评价。
新兴县人民医院医学装备科廖艳丹老师授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张庆钊老师聚焦《人工智能工具对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的价值挖掘》,分享了《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规范》(DB4401/T 277.1-2024)实践过程中的亮点和难点,提出利用人工智能解决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难点的建议,分享了相关案例的同时强调为规避AI“幻觉”,以《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标准化数据、结合人工核验等方法提升准确性。特别提到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的优先级考虑,提出遵循“价值驱动、先易后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能有效解决人力紧张痛点的同时,显著提升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的工作效率,保障诊疗设备安全运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张庆钊老师授课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周丽华主持,为授课老师精彩点评并为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主持人为授课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秘书长鹿奉华主持,为授课老师精彩点评并为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主持人为授课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互动交流环节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秘书长鹿奉华主持,针对现场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与授课专家面对面深入探讨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的各类问题,会场充满了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
问题1: 在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中,如何科学设定KPI以避免“重数据、轻实效”? 如何解决KPI数据收集过程中人为记录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
问题2: AI在预防性维护中能解决哪些传统方法难以处理的痛点? 医院引入AI工具时,在数据整合与人才储备方面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突破?
问题3: 在多品牌、多类型设备并存的环境中,如何实现日常维护的标准化?如何提升日常维护工作的效率,避免因琐碎任务导致重要遗漏?
问题4:在PET-CT运维中,如何有效控制维护成本而不影响设备精度与寿命? 对于PET-CT这类高精设备,常见运维错误有哪些?如何系统性避免?
问题5: 对于分散在各科室的POCT设备,如何实现统一、高效的预防性维护管理?在检验输血设备维护中,如何确保维护不影响急诊和紧急用血需求?
问题6: 血液透析设备预防性维护中,如何识别并优先处理高风险部件? 如何平衡血液透析设备维护的全面性与临床使用的高频需求?
其他采购、论证问题等。。。。。。
请各位读者在留言处回复下您的宝贵建议和意见!谢谢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秘书长鹿奉华主持
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与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联合主办的预防性维护精细化管理培训班圆满结束。本次培训不仅为基层医疗器械管理从业者提供了专业提升的机会,更深化了学会与院校的合作模式,结合基层需求设计更多精准化培训。
资源整合,实现专业与院校联动:本次培训根据分会在医疗器械管理领域的行业资源与专业沉淀,结合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的教学场地、组织能力,搭建了“学会+院校支持”的合作模式,为参会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平台。
聚焦“精细化”,提升专业能力:培训围绕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的精细化管理展开,内容紧扣行业医疗机构实际需求,帮助参会人员系统掌握精细化维护的流程、标准与维修技巧,有效填补了基层在该领域的能力短板。
本次培训感谢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的管理人员,从场地协调、流程衔接到细节保障,全程高效推进,为培训顺利开展筑牢基础;感谢各位学生志愿者,无论是签到引导、现场服务,还是物资协助,大家都以热情、负责的态度投入工作,成为培训中一道温暖的风景线。感谢各位专家、会务组及参会人员对本次会议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