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为迎接第20个“世界卒中日”,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公众对脑卒中的防治意识,2025年10月25日,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于中山大学南校区成功举办了“尽早识别,立刻就医——世界卒中日”医学科普讲座基层行活动。
本次活动的核心意义在于其明确的“基层”导向。脑卒中救治的黄金时间窗非常短暂,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通常在4.5小时以内。能否在发病第一时间获得规范救治,直接决定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然而,基层医疗机构往往是群众接触医疗服务的第一站,其医护人员对卒中识别的敏感性、处置的规范性,以及公众自身的健康素养,共同构成了卒中救治链条上的关键环节。
本次活动面向中山大学广大师生及关心卒中防治的社会人士,旨在将脑卒中“早识别、早就医、早救治”的急救理念深入传播至校园社区。讲座特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伟博士担任主讲嘉宾。
活动伊始,李伟博士围绕脑卒中的基本概念、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系统讲解。李伟博士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一堂生动、易懂的“生命必修课”。他结合真实的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脑卒中的发病原理、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并着重纠正了“中风是老年病,与年轻人无关”等常见认识误区。讲座核心内容为普及“中风120”快速识别口诀。李博士强调,该口诀是公众识别卒中、赢得救治黄金时间的关键,一旦出现任何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在后续的问答交流环节中,现场师生踊跃参与,就卒中与生活习惯关联、校园内应急处理流程等实际问题与李伟博士进行了深入互动。主讲嘉宾均给予了专业、清晰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学习成效显著。
本次“世界卒中日”基层行活动,不仅是一场成功的医学科普,更是一次赋能基层的扎实举措。通过将医疗专家的知识资源引向基层,增强了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急救能力。这对于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脑卒中分级诊疗体系,具有深远意义。未来,门(急)诊管理专委会将继续秉持服务基层的宗旨,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守护岭南大地的百姓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