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聚焦足踝前沿,共谱诊疗新篇
2025年10月18日,羊城广州,秋高气爽。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主办,其下足踝外科专业委员会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承办的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足踝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度大会暨平足症与足踝运动医学诊治进展学术会议”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本次大会旨在总结专委会年度工作,并聚焦平足症与足踝运动医学两大热点领域,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来自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近三百名足踝外科同仁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足踝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足踝骨科刘毅教授发表了致辞。他首先对与会专家和同行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并回顾了专委会在过去一年中在“技术下沉、基层帮扶、学科共建” 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刘主委指出:“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足踝运动损伤与平足症等疾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对诊疗的规范化与精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大会聚焦前沿进展,意在凝聚共识,共同推动足踝外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万声望副秘书长对过去一年专委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提出适宜技术推广的建议;医院财务总监黄少瑜总监代表医院领导介绍了足踝骨科在这一年做出的工作并明确了医院对专科发展的支持,希望大家在学术会上畅所欲言,切磋共进;骨伤中心前主任、广东省名中医黄枫教授在开幕式上表达了对各位专家到来的欢迎,期待大家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协作中共同进步,造福广大患者的嘱托。
本次学术会议大咖云集,内容前沿而实用。特邀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同仁医院的张建中教授就《儿童平足,需要治疗吗?》进行了深度剖析;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医院宋卫东教授则通过精彩的手术视频,展示了《关节镜技术在足踝外科的应用》。此外,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曾参军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的相大勇教授分别就《自体肋软骨修复距骨软骨损伤》和《跟骨阻挡术在平足中的运用》等专题分享了独到经验,拓展了视野;北京大学附属深圳医院的白露教授分享了《距下关节制动治疗青少年平足:术后运动功能分析》的专题,为术后运动状况以及何时重返运动提供了依据;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的陈超教授做了《足型、步态异常与髋膝关节损伤》的报告,强调了足踝与髋膝功能相互影响的整体性;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的李高峰教授做了关于《足踝部常见MR表现》的讲题,使临床的许多阅片疑难得到解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学会内的很多专家如宋斌教授、郑雨中教授、李敬旷教授、李永军教授、肖进教授等分别做了足踝运动医学相关疾患的主题演讲;高彦军教授、赵军教授、罗伟东教授等就平足症的诊治上汇报了自己工作的经验和认识;魏小华教授、王松柏教授、柯家宝教授、徐险峰教授、占卫兵教授、成重玉教授、黄新宇教授、高怡加教授分别在高弓足、拇外翻、马缰绳畸形、跖骨短小症、糖尿病足、踝关节骨折以及伴严重毁损的踝部骨折、副舟骨痛等内容做了专题汇报。讲题内容丰富,专业性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会议现场,讲者倾囊相授,听众提问踊跃,互动环节思想碰撞不断,学术氛围异常浓厚。此次大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引擎。多位与会代表表示,会议内容紧贴临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指导意义,为解决日常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刘毅主委在总结中表示,专委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通过定期举办学术活动、开展基层培训、编写诊疗指南等方式,全面提升广东省足踝外科的整体诊疗水平,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守护人民群众的“行走幸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