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百人博士团”走基层活动第一站在偏远革命老区河源市和平县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11日至12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主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和平县人民医院承办的“百人博士团”走基层活动第一站在广东省偏远革命老区河源市和平县成功举办,和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医院、17家乡镇卫生院、200多个村卫生机构的领导和医护人员500多人参加了这次学术活动。会议由河源市和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叶志佑主持。
这次学术活动得到了省卫健委原一级巡视员刘冠贤、河源市科技局韦锐辉局长、河源市和平县卫健局吴舒妲局长、省基层医药学会副会长冯常森、副秘书长黎友隆、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业委员会主委骆锦标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科主任曹志恺教授等领导专家的鼎力支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深圳大学附属市第二人民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河源市人民医院、东莞市中医院、龙川县人民医院等数十位知名专家博士亲临指导并参与。
活动形式包括:脑出血及相关疾病多学科学术讲座、多学科医护专家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博士带教查房要点和演示、联合基层医院科研能力培训及科研创新转化恳谈会、义诊和健康宣教科普等,为和平县各医院医护人员带来高水平学术盛宴,是专委会贯彻国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新政,强化基层医院脑出血专病诊疗能力,提升基层医院医教研水平的具体实践,活动有效促进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发展机遇。
10月12日的学术会议开幕仪式由和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叶志佑主持。
和平县人民医院徐丰涌院长对远道而来的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指出在各级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支持下,医院已通过国家县级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获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等多项认证,成为广东省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综合实验区。此次省脑出血专委会“百人博士团”下沉和平县,以“规范诊疗、标准手术、同质服务”为目标,将省级优质资源送至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能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医院将珍惜机遇,虚心学习,与专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持续提升我院的脑出血专病诊疗能力和医教研水平,促进医院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全县的医疗服务水平,为基层群众筑牢健康防线。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业委员会骆锦标主委在讲话中指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以“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高居首位为特点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省卫健委的关怀下,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的具体指导下,2023年初我们在全国首创成立了覆盖全省21个地级市数百家医院推荐超过3000多位多学科医护人员参加的省级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其中多学科博士超百人,专委会秉承脑出血多学科参与综合诊治及医护一体化管理的理念,在全省积极开展脑出血防治工作。本次“百人博士团”走基层活动也是进一步落实国家卫健委“百万减残工程”具体行动。他表示:“我们致力于搭建高质、高效的学术与人才下沉通道,通过“传帮带教”提升基层医院的专科临床、教学和科研综合能力。未来,专委会将继续在全省推进此类活动,构建可持续的帮扶机制,共同推动全省脑出血防治水平而进一步完善脑出血防治网络建设。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科主任曹志恺教授在讲话中介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国内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创办具有126年历史的百年岭南名院,由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等联合创立的脑系科也是国内医院较早创建的一级科室组织形式,百年传承厚积薄发,脑外科各种诊疗技术全面,脑外科骆锦标教授长期深耕脑出血专病领域,这次带领省脑出血专委会“百人博士团”走基层活动是脑血管病先进技术下沉与守护基层百姓健康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将通过多学科博士团队,以多学科论坛、病例讨论、技术指导等形式,推动基层脑出血诊疗“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让老区百姓在家门口享优质医疗,期望通过活动缩小城乡医疗差距,助力健康广东建设,并祝愿活动成功、携手共同进步。
和平县卫健局吴舒妲局长指出,近年来和平县持续深化医改、优化资源配置,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但在高血压脑出血等高危疾病诊疗方面仍与省级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此次“百人博士团”基层行,将多学科综合诊治及医护一体化管理等新理念、新技术带到和平县,通过规范治疗、标准手术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助力提升县人民医院及全县医疗机构脑出血诊疗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省级优质服务。吴局长希望全县医护人员珍惜机遇、虚心学习,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服务能力,同时恳请专家倾囊相授、持续帮扶,共同为“健康和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筑牢健康根基。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冯常森副会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是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广东省一级学会,目前成立了170个专委会,会员超过30000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骆锦标教授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指导下于2023年创建了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得到全省21个地级市数百家各级医院多学科同道们的广泛支持,包括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急诊重症、中医科、康复科、医学影像及专科护理等,推荐多学科医护人员超3000人参加,其中多学科博士超过百人。期望专委会搭建脑出血专病多学科省级学术融合交流平台,落实国家医改要求,促进完善分级诊疗,贯彻国家医改新政“强基层、稳基本、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脑出血专病诊疗水平,为各级政府高质量经济发展做好健康保驾护航,为国家卫健委百万减残工程做出广东省的新的贡献。
广东省卫健委原一级巡视员刘冠贤在讲话中表示,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积极在全省各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脑出血防治工作,积极配合广东省卫健委“千家基层医院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为落实国家建卫健委“百万减残工程”的落地,做出了踏实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此次“百人博士团队”走基层活动第一站定在广东省偏远贫困革命老区和平县,也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战80年的具体行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必将对和平县人民医院学科建设、在医教研及创新转化能力提升上、在脑出血防治工作上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希望与会人员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专家分享中开拓视野,在同行探讨中碰撞思路,把这次学习当作充电赋能的“加油站”,为未来的突破与成长积蓄更强劲的力量。
紧随其后的的系列专题学术讲座中:
俞磊博士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及扩展—何为微创》中,结合所在医院临床实践,系统总结了脑出血微创手术的技术路径与治疗经验并分享了在深部血肿、功能区出血等复杂病例中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曹志恺教授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临床运用》中指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通过疾病背景与风险提示、手术核心价值与定位、手术原理与实操特点、临床运用意义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临床运用。
专委会副主委黄贤键博士在《脑出血围手术期重症管理》报告中,系统分析了血压调控、颅内压管理、凝血功能纠正等关键环节的处理原则,并介绍了多模态监测在早期预警与干预中的临床应用。
专委会主委骆锦标教授在《创新驱动脑出血诊治技术进步》演讲中,重点介绍了脑出血国内外各种创新诊治理念与及新技术,不断推动脑出血诊治技术的发展,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脑出血临床实践与研究,展示了非常精彩的诊治病例,也展望了人工智能辅助手术规划、脑出血临床研究与创新转化等未来发展方向。
专委会副主委鲍晓博士在《超声引导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报告中,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超声在肌肉结构观察、筋膜松解、神经阻滞及注射治疗中的实时引导价值,并探讨了其在功能训练、疗效评估等方面的拓展应用。
专委会常委杨勇博士在《脑卒中绿色通道及神经介入诊疗》专题中,详细介绍了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流程与运行机制,系统阐述了各环节的协调优化策略,并重点探讨了在时间窗内开展动脉取栓、支架置入等神经介入技术的操作要点与疗效评估。
专委会常委文敏博士在《神经射频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报告中,系统梳理了神经射频技术核心原理与特性、神经外科核心应用场景、临床操作规范与安全考量、技术临床价值与发展趋势。
专委会常委邓敏峰博士在《颞浅动脉间接搭桥治疗烟雾病的疗效分析与思考》中,通过病例与随访数据,分析了该术式在改善脑血流灌注、预防缺血事件及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了手术时机、患者选择及术后管理对疗效的影响。
专委会副主委朱颖洁教授在《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与膳食搭配》专题中,详细介绍了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如何落实临床营养支持、脑卒中无吞咽障碍患者膳食搭配等内容,系统阐述了能量与蛋白质需求、微量营养素补充及吞咽障碍患者的膳食调整原则。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副主委广医三院神经外科钱东翔博士、河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杨建雄教授、龙川县人民医院急诊专家叶金海副院长、广药附院神经外科黄慧护士长及和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朱辉宾和叶树飘常委、和平县人民医院徐唐星副院长、黄学德副院长、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负责人俞磊博士、和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黄卫华主任及护理部张幸华主任等参加了学术授课主持与点评,还有专委会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博士韩绵梅常委,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专科副主任护师黄艳芳和朱利丹专委会委员等还参加了专科查房及义诊、健康宣教和科普工作。
在10月11日的多学科查房与疑难病例讨论中,来自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中医科、康复科及护理团队的各位专家博士,深入临床一线,与和平县人民医院同仁齐聚一堂,围绕复杂疑难病例及临床患者医护管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与指导,为脑出血相关学科建设及脑出血多学科参与综合救治及医护一体化管理进行了踏实有效地示范和交流。
此次专委会“百人博士团”高水平的学术下沉活动,不仅为和平县带来了前沿的诊疗理念与精湛的技术示范,更通过多学科智慧的碰撞,为患者制定了更优的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了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服务基层,惠泽百姓的宗旨,也为提升和平县人民医院脑出血复杂病例的综合诊疗水平提供了宝贵平台。
在医院行政楼五楼会议室随后举办的示范教学培训与联合基层医院科研及创新转化恳谈会更是精彩纷呈。省内多位多学科医学博士们给与会医护人员进行了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系统实用的教学与科研培训。内容横跨临床教学、疾病诊疗、基层医院开展科研思路与技巧及国内外医学教育比较等多个前沿领域,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讲座议题包括:
专委会常委卢恒聪博士深入解读了《教学查房与临床操作技能教学》,为基层医院开展规范化培训的带教老师们,提供了系统而实用的教学方法,为促进基层医院能力提升与学科发展,提供了务实有效的教学培训。
专委会常委文敏博士的讲题《韩国医学教育/国自然基金申报思路/创新转化研究源自于临床思考》视角独特,融合了国际医学教育模式借鉴、国家级课题申报技巧以及如何从日常临床工作中凝练科研思路并如何实现创新转化。
专委会常委彭源博士聚焦于《扎根基层,精进不止,基层科研与申报攻略》,为在基层医院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如何高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方法,受到与会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热烈追捧和欢迎。
何锦涛博士后介绍了《日本医学教育培养路径》,通过展现日本体系在医学精英培养和科研思维训练方面的特点与优势,为本土人才培养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此次系列讲座不仅涵盖脑出血临床诊疗的深度探讨,更拓展至教学和科研方法与全球医学教育模式的比较,有效促进了基层医务人员临床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思维的双重提升。
本次“百人博士团”下基层义诊及健康宣教科普活动,不仅为市民带来了“面对面”的省级专家诊疗服务,更是一场针对和平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实打实”能力提升培训。活动现场,多学科专家博士团队通过健康筛查、个案咨询、病例分析和就看看宣教与科普等多种形式,为前来问诊的群众——特别是脑出血高危人群——提供了暖心的健康指导和个性化的防治建议。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普了脑出血的早期症状识别、急性期家庭处理及康复治疗等关键知识,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与此同时,专家团队还与现场县医院医护人员围绕脑出血诊治新进展,多种脑出血多学科诊疗基层适宜技术等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助力和平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此次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脑出血专委会组织“百人博士团”走基层活动,有效加强了广东省中心城市医院与和平县各医疗机构的联系。活动期间,博士团分享了脑出血救治领域的最新临床进展、技术创新及实践经验,促进了和平县各级基层医院的学科建设。通过共同学习国内外脑出血等相关疾病诊治新理论与新技术,进一步推动了基层各级医院在脑出血与神经重症方面的规范化诊疗医护水平,切实提升了基层医院对常见病脑出血与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为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活动扎实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规范化、手术操作的标准化与同质化,有效缩小地区间诊疗水平差距,惠及广大基层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