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新兴县医共体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精细化管理培训班》在新兴县人民医院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25-10-22 浏览次数:57
图片

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新兴县医共体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精细化管理培训班》在新兴县人民医院成功举办

金秋十月桂飘香,禅都医贤聚一堂;

器械安维谋精细,守护民生保安康。


2025年10月18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主办、新兴县人民医院协办的《新兴县医共体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精细化管理培训班》在新兴县人民医院培训楼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的核心目的,一是推动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管理在县域医共体落地;二是传授精细化管理方法,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工程技术人员专业能力,保障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推动医疗器械行业规范、安全、高效发展。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的医疗器械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医护人员等踊跃参与,积极参加学习培训。

集体合影


01
会议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新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小慈主持,对参加《新兴县医共体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精细化管理培训班》的领导、专家及医工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同时介绍了现场的领导和专家。新兴县医共体总医院院长黄锡藩、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谢卫华分别为大会开幕精彩致辞。

新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小慈主持


02
领导致辞


新兴县医共体总医院院长黄锡藩为大会开幕致辞,黄院长指出,医疗器械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安全、高效的管理与使用,是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坚实基础。推动医疗器械管理,尤其是预防性维护工作向精细化、标准化、同质化迈进,是我们医共体当前及未来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推动县医共体各单位在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标准与规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新兴县医共体总医院院长黄锡藩为大会开幕致辞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谢卫华为大会开幕致辞,他指出,在新兴县举办医共体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精细化管理培训班,根本目标是守护群众就医安全,医疗器械是临床诊疗的生命线,通过预防性维护可减少设备突发故障,避免因设备问题影响诊疗;直接目标是提升基层管理效能,帮助医工提高维护技巧,减轻医疗机构运营负担;长远目标是构建医共体设备管理体系,形成“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协同联动”的工作模式,为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夯实硬件基础。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谢卫华致辞


03
学术环节


专家报告启迪深远,兼具深度赋能实践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谢卫华教授以《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实施分享》为题,系统解读了DB4401/T 277.1—2024《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内容,该标准作为广州市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标准化管理手段,引导医疗机构规范、科学地开展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并通过实施案例,风险评价分析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管理设备对提升在用医疗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重要意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谢卫华教授授课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吴超教授作了主题为《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除颤仪质控建设与实践》分享。详细介绍了真实世界研究(RWS)的定义、特点和重要里程碑事件,如何开展RWS,包括数据资源构建、研究体系搭建和证据转化。以除颤仪质控为例,详细阐述了质控的背景、方法、结果和结论。总结了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应用于质控体系建设的成效和取得的学术成果,并对未来质控体系的完善和真实世界研究的拓展进行了展望。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吴超教授授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张庆钊教授聚焦《人工智能与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的应用探索》,分享了《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规范》(DB4401/T 277.1-2024)实践过程中的亮点和难点,提出利用人工智能解决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难点的建议,分享了相关案例的同时强调为规避AI“幻觉”,以《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标准化数据、结合人工核验等方法提升准确性。特别提到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的优先级考虑,提出遵循“价值驱动、先易后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能有效解决人力紧张痛点的同时,显著提升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的工作效率,保障诊疗设备安全运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张庆钊教授授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麦达成教授以《呼吸机维护要点与风险管控》为主题进行分享,呼吸机作为生命支持类的核心设备,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属于高风险设备。麦教授从法律法规依据、呼吸机维护的核心要点、风险管控内容,通过案例详细讲解呼吸机各部件的维护要素,风险管控需要从院感部门、使用部门、设备工程师共同完成各自的分工以及质控工作,为日常维护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麦达成教授授课

新兴县人民医院医学装备科廖艳丹教授作了题为《医疗设备日常维护及管理工作实践分享》,从医院背景,提出为何“维护”重于“维修”,被动维修的三重困境,“成本高、风险大、满意度低”问题的关键点,结合分会2025年2月专家进行交流时提出问题和整改建议,到医疗器械“一体化”管理的体系构建。通过案例和实践分享体系构建成果,从采购论证、安装与验收、日常使用管理(规范化操作SOP)、设备档案、三级维护保养、质量持续改进PDCA循环、信息化与数据驱动决策等全流程闭环设计,实现流程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收益匪浅。

新兴县人民医院医学装备科廖艳丹教授授课


04
主持人风采


新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小慈主持,为授课专家精彩点评并为专家颁发荣誉证书。

主持人为授课专家颁发荣誉证书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秘书长鹿奉华主持,为授课专家精彩点评并为专家颁发荣誉证书。

主持人为授课专家颁发荣誉证书


05
互动交流


互动讨论热烈深入,思维碰撞精彩纷呈

交流互动环节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秘书长鹿奉华主持,针对医疗机构提出的问题,与现场专家深入探讨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的各类问题,会场充满了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

问题一:医学装备维修如何可以做到经济性与响应速度平衡?比如专科设备:影像科设备、内窥镜、动力系统之类的设备,目前还无法拆解,需要厂家或第三方工程师判断故障,特别是寄回总部检修的设备,维修周期通常在半个月以上,而且维修价格较高。想咨询各专家们是如何开展维修的全流程工作?如何做好医学装备维修询价流程,保证维修的经济效益?


问题二: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在设备科人手不足时,如何高效的完成此项工作?


问题三:医疗设备外送第三方维修后,短期内又有故障,如何确定双方责任?


问题四:如何开展医疗设备共享,共享后维修费及收益如何分配?


请各位读者在留言处回复下您的宝贵建议和意见!谢谢


06
会议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班聚焦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的核心需求,围绕精细化管理,系统覆盖理论、实践与落地关键环节,不仅为新兴县医共体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专业人员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也为推动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工作的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发展注入新动力。此次培训内容实用、针对性强,为今后高效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思路。新兴县医共体医疗机构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推动医疗器械预防性维护精细化管理标准落地实施,持续提升医疗设备保障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县域医疗服务质量筑牢硬件基础。

感谢协办单位—新兴县人民医院的鼎力支持。感谢各位专家、会务组及参会人员对本次会议的辛勤付出。

学习氛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