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镜技融合,精准诊疗——ERCP+经口胆道子镜手把手培训班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内镜外科专委会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 2025-10-22 浏览次数:54
图片

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镜技融合,精准诊疗


2025年“ERCP+经口胆道子镜手把手培训班--广医二院站”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内镜外科专委会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2025年10月17-18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主办、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内镜外科专委会协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镜技融合,精准诊疗-2025年“ERCP+经口胆道子镜手把手培训班--广医二院站”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内镜外科专委会学术年会“圆满举办。

培训班带教老师与学员合影

本次盛会汇聚了国内肝胆胰外科及内镜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微创技术与快速康复的前沿动态展开了深度交流。通过专题报告、病例讨论与手把手教学等丰富形式,会议不仅成为传播新知识、新技术的平台,更成为规范手术操作、培育青年才俊的窗口。推动区域学科水平的协同发展,以更精准、更微创的诊疗技术造福广大患者,共同开启肝胆胰外科发展的新篇章。

第一部分

ERCP+经口胆道子镜”手把手培训班—广医二院站

肝胆胰外科是精准医学、微创医学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在快速发展的肝胆胰外科微创领域,ERCP技术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该技术学习曲线长、操作风险高,因此,搭建高质量的学习平台至关重要。为区域内临床医师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习平台,推动该技术的规范化应用,“2025年‘ERCP+经口胆道子镜’手把手教学培训班—广医二院站”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一区示教室成功举办。

开班仪式由肝胆外科曹良启教授主持并对到场的专家和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曹良启教授指出:多镜联合的微创治疗是未来肝胆外科的发展趋势,但很多基层医院的相关理论和操作水平有限。广医二院ERCP培训基地将整合内镜外科治疗力量,希望通过此次培训班中手术带教、远程直播带教等方式,加快中青年医生成长,提升基层医院手术理论与操作水平。

曹良启教授作开班致辞

蒋小峰教授致辞

培训班在简短欢迎后立即进入手把手教学环节。通过小班模式对15余名基层学员进行培训,现场演示了3台涵盖子镜及消融技术的ERCP手术,并利用4K+5G进行直播。学员通过观摩与同步讲解答疑,直观学习了规范技术。

第二部分

第八届广州医科大学羊城肝胆胰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内镜外科专委会学术年会

年会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内镜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曹良启教授主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蒋小峰教授致欢迎辞。

曹良启教授代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内镜外科专委会及大会组委会,向莅临会议的专家学者致以最热烈的欢迎。他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大会汇聚于“多镜联合、微创诊疗”这一前沿主题,而这恰是广医二院肝胆外科长期致力与创新的核心。技术的每一次革新,旨在以最小的创伤换取患者最大的健康效益,最终引领肝胆胰外科全面步入精准微创的新纪元。

内镜外科主委曹良启教授作大会主持并致辞

肝胆外科副主任蒋小峰教授致辞

内镜外科前任主委薛平教授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随即进入专题讲座环节。学术报告环节正式拉开帷幕。

利民教授以《腹腔镜内镜一体化诊疗在腹部疾病中的应用》为题,不仅系统展示了腹腔镜与内镜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更从理念上深刻阐释了其在腹部疾病诊疗中的巨大优势。这种“一体化”的诊疗思维,代表了现代外科学向精准化、协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创新视角。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  利民 教授

梁伟潮教授以《胆道结石疑难病例分享》为题,带来了一系列来自临床一线的真实世界病例。他倾囊相授,不仅讲解了处理复杂结石的策略选择与技术细节,更坦诚分享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这种紧密结合实战的分享模式,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本,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反响非凡。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梁伟潮 教授

华赟鹏教授以《保留功能胰腺微创手术》为题,深刻阐释了其在胰腺外科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将外科实践从单纯的技术操作,提升至对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深切关怀,他提出内镜治疗将从“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向“内外联合”转变,从宏观向微观转变,从局部向系统转变。代表了胰腺外科发展的新高度,引发了与会者对微创内涵的深度思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华赟鹏 教授

林树文教授以《多镜联合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为题,精彩演示了多镜联合技术如何为实现真正的精准肝切除提供技术保障。该集成化解决方案以其显著的临床优势,被广泛认为是处理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未来方向,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推崇。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 林树文 教授

何传超教授以《PBM规范化诊治》为题,深刻阐释了胰胆管合流异常作为一种癌前病变的规范化管理策略。他强调了基于准确的影像学诊断进行早期手术干预,是规避远期癌变风险、改善预后的关键,这一共识性见解引发了强烈反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何传超 教授

张大伟教授以《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为题,深刻论证了外科手术作为CRLM潜在根治手段的核心价值。他通过系统化的策略与精湛的技艺,展示了如何为患者争取最佳预后,这些源自临床实践的宝贵经验,极大地拓宽了与会同仁的治疗思路,现场反响热烈。

中山大附属第六医院 张大伟 教授

嵇腾飞教授以《医源性胆道损伤的ERCP治疗和LC致损伤小观念》为题,系统介绍了利用ERCP技术处理胆道损伤的微创方法,并深入探讨了如何从理念与操作上预防损伤发生。该报告对提升肝胆外科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普适性指导价值,获得了广泛关注与赞誉。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嵇腾飞 教授

黄思敏教授以《虫影寻踪:ERCP在肝吸虫病精准诊疗中的破局之道》为题,系统论证了ERCP技术对于肝吸虫病,尤其是在诊断疑难与胆道并发症处理中的决定性价值。深刻阐释了ERCP在肝吸虫病诊疗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这种集诊断与治疗于一身的微创优势,为肝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破局”思路,标志着肝吸虫病诊疗水平的显著提升,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黄思敏 教授

每场报告均设置互动讨论环节,专家及与会学员积极提问,与专家深入探讨临床疑难案例及科研方向,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主办单位为参会学员颁发培训证书,并建立了有效的沟通网络,为学员回到当地开展工作提供持续性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培训班结束,曹良启教授给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本次培训班及会议成功为广州市及广东省肝胆外科医务人员提供了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多维度、多角度的学术分享,有效拓宽了参会者的专业视野,提升了其临床能力,收获“前沿、实用、启发深远”的高度评价。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内镜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曹良启教授表示,作为主委单位,本次会议圆满达成了交流与凝聚的目的,学会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我省乃至全国肝胆胰外科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