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技术筑基 实操强能|医疗器械管理分会2025年IVD设备维护维修培训班(广州番禺站)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 2025-10-20 浏览次数:13
图片

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技术筑基 实操强能|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2025年IVD设备维护维修培训班(广州番禺站)圆满落幕


2025年10月11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协办的IVD(体外诊断设备)设备维护维修培训班(广州站),于番禺中心医院门诊四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培训围绕基层医工实际操作需求展开,吸引了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50名医疗器械维修工程师、实验室设备管理员等学员参与,采用“理论精讲+实战演练”的模式,为设备运维安全筑牢防线。 

图1 会议集体



开班启航:凝聚共识共筑设备安全屏障

上午9时,开班仪式于庄重的合影环节之后正式开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主管院长陈健民发表欢迎词,指出本次培训采用“理论精讲 + 实战演练”的模式以提升设备运维技能。其表示,坚信通过各位专家的经验分享,能够为医疗器械管理与维护领域带来全新的思路与方法,推动各方交流与学习,进而提升基层医疗器械管理水平。 

图2 陈健民主管院长发表讲话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谢卫华发表了致辞。他明确指出,当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预防性维护则是稳固这一基础的关键所在。预防性维护能够提前排查潜在隐患、减少突发故障,既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能筑牢安全防线,是提升行业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必要举措。

希望各位珍惜此次学习机会,认真钻研理论知识、琢磨实际操作技巧,多与授课老师及同行交流经验。我们不仅要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更要学会将其转化运用,把所学到的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提升所在单位的预防性维护水平。 

图3 谢卫华主委发表讲话



课程精讲:专家领航解码运维核心要点

本次培训课程体系紧扣基层需求,5位业内专家依次登台授课,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

(一)预防性维护:以KPI驱动效能提升

谢卫华主任委员率先作了题为《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持续改进及KPI运用指南》的讲座,对预防性维护的持续改进逻辑进行了系统阐释。他结合设备物联网监测实例,详细讲解了“设备在线率、故障修复时效、耗材损耗率”等核心KPI的设定与应用方式,并提出了“借助实时数据预警将计划外停机时间降低23%”的实操目标,为基层医疗机构构建科学运维体系提供了指引。 

图4 谢卫华主委授课

图5 陈健民主管院长为谢卫华主委颁发授课证书

(二)血球技术:夯实基础应用能力

番禺中心医院副主任技师所授的《血液细胞分析仪技术与应用》课程,为学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从血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开始讲解,系统地阐述了电阻抗法、光学法等检测技术的原理,并通过对比临床检测数据,展现了设备维护质量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帮助学员构建“技术原理-维护要点-结果解读”的关联性认知。 

图6 方健源副主任技师授课

图7 鹿奉华秘书长为方健源老师颁发授课证书

(三)精益管理:6S赋能维修标准化

迈瑞6S管理专员、高级讲师周佳老师以《仪器设备维修6S精益管理》为主题,借助医院设备科改造案例,生动地阐释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实施途径。他呈现了“工具定位摆放、维修流程可视化、耗材分区管理”的实际操作方案,并着重指出6S管理能够使设备维修效率提高30%。现场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增进了学员对标准化管理的认识。 

图8 周佳高级讲师授课

图9 徐杏萍干事为周佳老师颁发授课证书

(四)临床视角:锚定ISO15189运维需求

番禺中心医院副主任技师王伟涛立足于检验科视角,开展了题为《检验科视角下的迈瑞设备运维需求》的讲授。他依据ISO15189标准要求,详细阐释了室间质评中设备维护记录规范填写的关键要点,并结合迈瑞生化分析仪、免疫发光仪的临床应用实例,剖析了“日常维护-性能校准-故障记录”的全流程管理办法,达成了医工需求与临床需求的精确对接。 

图10 王伟涛副主任技师授课

图11 陈广源科长为王伟涛老师颁发授课证书

(五)深度探究:破解设备故障难题

迈瑞血球高级技术专员兼高级讲师吴海康聚焦实操痛点,开展了题为《血细胞分析仪原理及技术探究》的讲授。他对设备的光学系统、机械结构以及液路系统的工作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十几种常见故障案例,对“报错代码解读-部件检测-故障排除”的逻辑流程予以拆解,尤其着重强调了液路堵塞、光路污染等基层高频问题的处置技巧。

图12 吴海康高级讲师授课

图13 黄国平副科长为吴海康老师颁发授课证书

(六)核酸检测技术:聚焦自动化与POCT发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陈培松讲授了《自动化核酸检测的技术流程及发展方向》课程。他从分子一体机的工作原理入手,剖析样本处理、核酸提取、扩增检测全流程的维护要点,着重分析分子POCT设备“小型化、快速化”的技术特性,并对2026年便携式核酸检测设备的主流发展方向作出预判,助力学员掌握技术迭代的节奏。 

图14 陈培松主任技师授课

图15 谢卫华主委为陈培松老师颁发授课证书



实战演练:沉浸式操作锤炼硬核技能

当日下午,实战演练环节成为此次培训的核心关注点。现场搭建了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快速PCR设备的实训平台,五十名学员以分组形式开展实际操作训练。由资深工程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围绕“日常维护保养流程实操”和“突发故障应急处置”这两大模块进行现场示范,并预设了“液路堵塞、传感器异常”等典型故障场景。 

图16 学员实操1

图17 学员实操2

学员们于导师的指导下,亲自进行部件拆解、清洁校准以及故障排查等操作,把理论课程里的知识点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来自肇庆某基层医院的设备管理员称:“以往面对设备报警,仅能等待厂家前来维修;如今跟随老师学习,已掌握液路冲洗和光路校准技能,日后遇到小故障,自己便可解决。” 

图18 学员实操3



考核结业:认证赋能基层发展

现场考核正式启动。此次考核采用“实操与理论问答相结合”的模式,着重检验学员对于设备维护流程以及故障处置方法的掌握情况。经评定,全体学员均成功通过考核。在结业仪式上,谢卫华主任委员等领导为学员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并为9名优秀学员颁发纪念礼品。优秀学员名单如下: 李振华(广州宜康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何睿(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刘煜国(广州澳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唐美珍(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卢鑫源(广州宜康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练彩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陶钢山(广东祈福医院)、曾云(东莞市虎门医院)、黄宇翔(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

图19 谢卫华主委为优秀学员颁发纪念礼品

图20 陈广源科长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图21 鹿奉华秘书长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图22 黄国平副科长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结语:构建长效赋能体系

此次培训班的顺利举办,不仅为基层医工队伍赋予了专业能力,更构建了技术交流的长效平台。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宣称,未来将持续聚焦 IVD 设备技术发展与基层需求,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使标准化、精细化的运维技术在更多基层医疗机构落地生根,为临床诊断安全筑牢设备保障屏障。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