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骨肿瘤与骨病专委会讲师团巡讲(湛江站)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 2025-10-11 浏览次数:173
图片

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学术彩虹,连接你我”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肿瘤与骨病专委会讲师团巡讲(湛江站)圆满举行




2025年9月21日,学术彩虹,连接你我——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肿瘤与骨病专业委员会讲师团巡讲(湛江站)”于2025年9月21日在广东省湛江市圆满举行。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主办,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湛江市医学会肿瘤防治分会联合承办,旨在推动骨肿瘤与骨病的规范化诊疗,吸引了众多骨肿瘤与骨病领域专家学者及医护人员参与。

活动当日,现场气氛热烈。早晨八点,参会人员陆续签到入场。随后,在主持人李媛媛教授的介绍下,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院长蔡永广教授首先致辞,他代表广州市农垦中心医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了此次巡讲对于提升基层骨病诊疗水平、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意义,鼓励与会人员积极学习、深入交流。紧接着,骨肿瘤与骨病专业委员会方斌教授致辞,他强调将规范的诊疗理念和技术传递到基层,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同时表达了对活动顺利举办的期望以及对各方支持的感谢。

院领导蔡永广致辞环节

大会主席方斌教授致辞

学术讲座环节分为两个部分有序展开。在第一节名师讲坛中,由宋长龙教授、戴伟平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首先,来自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王臻教授带来《骨肉瘤精准治疗的困境和可行的途径》,他指出基因组学是精准肿瘤学的核心,但后者涵盖预防、诊断、治疗全过程。精准肿瘤学并非取代循证医学,而是通过优化试验设计与诊疗,推动其向更高水平发展。

随后,来自云南省肿瘤医院的肖砚斌教授带来《儿童骨肉瘤保肢》,通过深入剖析儿童恶性骨肿瘤的诸多案例,他强调儿童恶性骨肿瘤治疗挑战多,需综合考虑病情、患儿身心发育特点及治疗耐受性差异。保肢手术应兼顾安全边界与个体化原则,目前个体化定制假体置换对保留肢体功能效果较优。计算机辅助规划、3D打印及可延长假体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方斌教授分享《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边缘和复发风险》,他强调肿瘤外科边缘的重要性,在外科手术时,需要同时最大范围的切除肿瘤,也要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

来自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的李媛媛教授作《软组织肉瘤内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分别就软组织肉瘤概述、术前内科治疗、术后化疗、晚期不可切除肉瘤的内科治疗等这几个方面作了详实解读,为我们带来软组织肉瘤前沿的最新研究。

宋长龙教授、戴伟平教授作本节会议主持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臻教授作专题讲座

云南省肿瘤医院肖砚斌教授作专题讲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方斌教授作专题讲座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李媛媛教授作专题讲座

第二节讲病例分享同样精彩纷呈,本节由梁越飞教授、沈纲教授担任主持嘉宾。来自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的陈日上教授带来《一例未分化肉瘤的病例》,提出未分化肉瘤的诊断痛点;来自广东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卢发太教授带来《一例伴腹膜后巨大恶性神经鞘膜瘤的NF1患者多学科精准诊疗实践与思考》,为临床治疗腹膜后巨大恶性神经鞘膜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蓝鋆教授分享《一例老年骨肉瘤误诊》强调明确诊断对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重要性,随后的讨论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梁越飞教授、沈纲教授作本节会议主持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陈日上教授作专题讲座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卢发太教授作病例分享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蓝鋆教授作病例分享

会议特别设置新书发布环节,由方斌教授介绍最新译作《骨肿瘤手术学病例图解》,为临床医师提供实用参考。王臻教授、肖砚斌教授、方斌教授分别为各位参会的专家学者签字赠书并合影留念。

随着学习热情逐渐高涨,会议逐渐进入闭幕环节。蔡永广院长和方斌主席进行总结致辞,他们对本次巡讲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予充分肯定,对授课专家的精彩分享、参会人员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并希望大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共同推动骨肿瘤与骨病诊疗事业的发展。最后,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全体嘉宾合影留念

此次巡讲活动为骨病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精彩的学术讲座和深入的讨论,传递了骨肿瘤与骨病领域的前沿知识和临床经验,对提升基层骨病诊疗水平、促进中西融合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保障广大患者的骨健康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未来,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将持续开展,助力骨病诊疗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