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天山峰高,珠江水长”——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神经肿瘤诊疗新进展研讨会(新疆站)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25-07-11 浏览次数:5

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天山峰高,珠江水长”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神经肿瘤诊疗新进展研讨会(新疆站)成功举办

2025年6月13日至14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新疆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新疆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神经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协办,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同承办的“2025年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神经肿瘤诊疗新进展研讨会(新疆站)”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修燕书记、张永刚副书记、副院长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武少新党委书记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召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党木仁加甫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鲍遇海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牟永告主任担任荣誉主席;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坤院长、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杨群英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永新主任、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夏海成主任担任大会主席;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庆九主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派驻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疆专家、中组部第十一批援疆干部张湘衡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正权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共同负责大会的组织工作。

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神经肿瘤领域110余位权威专家,包括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北京宣武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等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的专家团队,以及新疆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兵团医院和喀什、昌吉等地州医疗机构的神经肿瘤专家。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神经肿瘤诊疗新进展展开了深入研讨,通过多学科思维碰撞和经验分享,在诊疗规范、技术创新和临床实践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6月14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杨群英教授主持,张永刚副院长、武少新书记、更·党木仁加甫教授、牟永告主任、夏海成主任为大会致辞。疆粤两地嘉宾们在致辞中表示,医疗援疆是党中央关怀边疆健康的战略部署,亦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意义深远。热烈欢迎牟教授及各位援疆干部、专家团队的到来,对他们的无私奉献致以诚挚的感谢,同时希望持续开展帮扶工作,助力指南扎根边疆,为建设新疆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贡献力量。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朱凤平、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栾新平、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庆九张庭荣、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吴永刚、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杜鹏、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夏海成刘凯周燕杜山别克·克孜担任会议主持。

研讨会围绕神经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手术技术创新、综合治疗进展、护理管理及神经肿瘤精准诊疗的创新与挑战,聚焦精准化手术、智能化技术、个体化治疗、规范化路径等主题,旨在提升神经肿瘤的诊疗水平与患者体验。




第一节
行守正之道:践行规范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樑教授解读指南核心更新要点,聚焦2024版CACA胶质瘤指南更新及最新研究进展,强调分子分型对精准治疗的重要性。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永新主任报告了儿童脑胶质瘤治疗现状—基于指南的分析并介绍了多年来在儿童神经肿瘤肿瘤领域做出的杰出工作。




第二节
手术治疗篇:用世间顶上功夫,做天下头等大事

作为躬耕新疆神外领域多年、享有盛誉的颅底外科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鲍遇海教授为大家讲授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听力保护策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毛庆教授通过远程会议形式解析丘脑胶质瘤的手术入路选择。两位业界核心专家均展示了精湛的手术技巧,将丰富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与会者受益匪浅。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牟永告教授展示黄荧光10年经验、细胞内镜等新技术在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二者共同助力医生在手术中更精准切除肿瘤,降低复发风险,减少神经功能损伤,为患者提供更优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蒋小兵教授讲解了复杂鞍上型垂体大腺瘤手术策略,术前脑脊液漏的评估及肿瘤的切除方式,如何规避手术风险。推动了诊疗技术规范化、标准化,有助于提升垂体瘤整体治疗水平与患者预后。




第三节
放疗、药物治疗篇:与时俱进,温故鼎新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汪洋教授分享了IDH抑制剂的真实世界研究及临床实践。基于INDIGO研究, Vorasidenib成为FDA批准的首个且目前为止唯一一款用于治疗WHO 2级少突/星形胶质瘤的IDH双重抑制剂,目前已在全球多国获批上市,并成功落地中国博鳌及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部分医院,期待为中国胶质瘤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杨群英教授介绍了丙卡巴肼、洛莫司汀和长春新碱联合的PCV化疗方案在神经系统肿瘤中的应用。丙卡巴肼进入中国,为临床提供了PCV/PC方案选择。如何优化丙卡巴肼临床应用,进一步开展联合治疗研究值得探索。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媛媛教授介绍鬼臼甙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老药新用,前世新生,建议替尼泊苷联合其他药物开展临床研究。并汇报了安罗替尼联合标准STUPP方案治疗初诊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该研究为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和放疗科联合牵头开展,入选2025 ASCO突破性研究口头报告。




第四节
护理与临床研究篇:全程管理,循证拓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派驻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的援疆专家张湘衡教授分享了光动力治疗、DC疫苗、TTField等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旨在探索胶质瘤治疗的新方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段玉玉护理组长介绍胶质瘤个案管理模式“CBTA之瞳馨护佑”。介绍了中国脑肿瘤关爱联盟(CBTA)的成立初衷以及胶质瘤个案管理的经验。


会议期间,6月13日上午,牟永告教授带领蒋小兵教授、杨群英教授、段玉玉护理组长参加了我院神经外科的交班和查房,同时推行了医护一体化查房。6月13日下午,牟教授带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肿瘤MDT团队成员蒋小兵、中组部第九批援疆干部吕衍春陈媛媛、杨群英等联合我院神经肿瘤多学科(MDT)团队核心成员刘凯教授、马晓梅教授等,对疆内3例疑难病例进行MDT会诊,持续推动新疆神经肿瘤诊疗水平进步,造福广大患者。

牟永告蒋小兵张湘衡教授还通过手术演示的形式提供黄荧光、细胞内镜等新技术在胶质瘤手术的应用。新技术应用助力医生在手术中更精准切除肿瘤,降低复发风险,减少神经功能损伤,为患者提供更优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中组部第八批援疆干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甘肃医院副院长李伟教授全程指导了手术麻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来自乌鲁木齐、地州的专家: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国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苑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医院秦智勇、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孟宏武、新疆莎车县人民医院周广平、新疆喀什第二人民医院胡彦兵、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王军、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古丽娜尔、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云辉张典刚周燕马丽佳等对授课专家的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讨论气氛热烈。

会议在各位专家热烈讨论后顺利闭幕,会议闭幕式上,杨群英汪永新教授作总结发言,强调“守正创新”是神经肿瘤诊疗的核心,既要恪守规范根基,也需拥抱技术革命,基层医院需加强诊疗指南的落地应用。

疆粤协作,共促提升。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的鼎力支持下,相信通过疆内外同道们勠力同心,精诚合作,必将进一步提高新疆地区神经肿瘤诊疗水平,并推动神经肿瘤多学科协作向地州延伸,惠及边疆患者。我们以天山为证:全国专家,特别是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的专家们倾囊相授、鼎力支持,新疆同道勠力同心,共同推动神经肿瘤“规范诊疗西出阳关”!让我们铭记这份使命:用指南规范守护每一颗大脑,用技术创新征服每一处禁区,让边疆患者同步享有顶级医疗!期冀我们以今日之共识,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与全国同道的携手奋进下,共创新疆神经肿瘤精准诊疗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