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血液净化专委会2025年潮汕地区慢性疾病防治与规范诊疗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 2025-04-25 浏览次数:39

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液净化专委会

2025年潮汕地区慢性疾病防治与规范诊疗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5年3月28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液净化专委会主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普宁市人民医院联合承办的“潮汕地区慢性疾病防治与规范诊疗研讨会”在普宁成功举办。会议聚焦血液净化、慢性肾脏病及糖尿病肾病等基层诊疗难题,吸引了潮汕地区各级医疗机构专家及临床工作者参会,共同探讨慢性疾病规范化诊疗新策略。

大查房示范:实战引领基层诊疗规范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液净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刘璠娜教授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医疗团队胡波教授等成员莅临普宁指导大查房。本次查房以“重症病例讨论与教学示范”为核心,通过一例合并多重并发症的急危重症患者,刘教授现场示范如何在复杂病情中抓取关键诊疗节点,强调病史深度挖掘与精细化床边观察的融合。医疗团队通过分层解析实验室数据与影像学结果,构建‘从证据到实践’的临床路径。此次查房以实战化教学推动基层医生提升危重症诊疗思维,强化“抓主线、破难点”的能力,为复杂病例的规范化管理与生命支持提供示范模板。


聚焦基层需求,共谋防治新篇

大会主席、普宁市人民医院沈慕群教授致欢迎辞,强调慢性病防治是“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环节,基层医疗机构亟需提升诊疗同质化水平。学术专题环节主持普宁华侨医院陈奕彬教授围绕“腹膜相关性腹膜炎的防治策略”,指出基层腹透感染防控需聚焦三大核心:规范无菌操作流程、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动态监测炎症指标;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蔡楚丹教授围绕“肾脏疾病的优化管理策略”指出“筛查-分层-干预”三级路径。


学术盛宴:从指南到实践的全链条解读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璠娜教授以《2024 KDIGO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评估和管理》为题,系统解读个体化管理新趋势。筛查层面,高危人群优先采用胱抑素C联合肌酐评估eGFR,POCT技术助力基层快速检测ACR及肌酐。药物治疗重大更新包括:SGLT2抑制剂升为一线,覆盖非糖尿病患者(eGFR≥20 ml/min/1.73m²且ACR≥200mg/g);新增非甾体MRA联合RASi/SGLT2i用于糖尿病肾病,显著降低蛋白尿及心血管风险;血压控制目标收紧至<120mmHg(耐受前提下)。并发症管理细化高钾血症阶梯策略。呼吁建立三级转诊网络,并通过远程会诊与数据驱动提升诊疗同质化。

第二部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管保章教授以《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防治策略》为题,剖析感染防控核心环节。他指出腹膜透析(PD)患者长期随访是保障治疗质量的关键,需系统监测营养、贫血、导管护理等指标。腹膜炎作为PD核心并发症,其防控需聚焦危险因素:40%感染源于肠道微生物污染,低钾血症、H2受体拮抗剂使用及宠物接触亦显著增加风险。预防策略强调标准化操作(如双袋系统冲洗)、多学科透析前教育(MPE)及频繁再培训。创新实践中,人工智能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血钾及透析参数,辅助识别高危患者,结合个体化抗感染方案,实现腹膜炎可控可防。

第三部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周添标教授聚焦《肾脏疾病的优化管理策略》,他指出:慢性肾脏病(CKD)的规范化管理需贯穿“早筛-干预-延缓”全链条,重点针对隐匿期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强化筛查,结合尿ACR和eGFR动态监测实现精准分层。中西医结合策略在延缓CKD进展中展现显著优势,西医治疗以控制原发病、管理并发症为核心,中医则通过虫草制剂(如金水宝)多靶点干预,临床研究证实其可下调TGF-β1/CTGF表达,降低纤维化标志物50%,联合ACEI/ARB治疗使24小时尿蛋白减少0.8g(P<0.01)。面对患者依从性低,建议依托智能管理系统提升随访效率。

专家讨论:“碰撞”破解临床困惑

揭阳市人民医院吴克非教授主持讨论,聚焦CKD管理的三大核心——指南革新、腹透防控与中西医协同,呼吁各方探讨实践路径。汕头市中心医院曲廖准教授强调腹透感染防控需“智能预警+分层培训”。汕头大学医学院一附院曾宇然教授认可KDIGO风险分层价值,提出基层可结合POCT初筛与简易工具分层,再转诊专科以平衡成本与精准性。普宁市人民医院钟志旭教授以临时实践病例展开讨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宇护士长和胡申玲护士长补充需强化患者教育,通过腹透操作动画、可视化风险卡片等工具,并推动基层标准化宣教。

吴克非教授总结落地三大策略的关键:资源整合、分层培训、患者赋能,破解基层执行瓶颈,实现CKD同质化管理。

展望未来:推动技术下沉与全程管理
闭幕式上,沈慕群教授总结指出:本次会议通过大查房示范、指南解读与病例讨论,构建了“理论-实践-反馈”的立体化学习模式。未来将积极联合基层医院开展血液净化技术规范化培训,切实提升基层诊疗的同质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