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骨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机器人辅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技术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2025年4月12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主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机器人辅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技术学术会议”在广州隆重举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副会长支国舟教授、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郭庭茂主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小飞教授、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廖智婷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省各地医疗机构的骨科专家、基层医院科室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共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骨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的诞生。
郑小飞院长致辞
会议开幕式上,郑小飞院长代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致欢迎辞,系统介绍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历程,重点展示了我院关节外科在机器人辅助手术领域积累的300余例手术经验。他强调:“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我省基层骨科诊疗进入标准化建设新阶段,要通过三级医院技术帮扶、基层科研能力提升、数字化诊疗平台共建等举措,切实推进分级诊疗政策落地。”
支国舟教授致辞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副会长支国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专委会的组建是落实“健康广东2030”规划的重要实践,通过整合省内顶尖专家资源与县域医疗需求,构建“省级指导-市级示范-县级实践”的三级联动体系。
刘宁教授骨关节外科专委会筹备报告
接着拟任主任委员刘宁教授进行了筹备报告,对骨关节外科专委会的前期筹备工作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汇报。
廖智婷常务副秘书长主持骨关节外科专委会成立大会
在廖智婷常务副秘书长主持下,进行了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关节外科专委会成立大会。刘宁教授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邓怀东、刘奕宁、许长鹏、邬黎平、陈关林、张弛、佘国荣、林宇宁、钟环、钟诚凡、胡军、唐剑邦、袁志坤、曾红生、黄耀斌、缪晓刚等16位专家当选为副主任委员,陈均源当选为秘书长。
主任委员:
刘 宁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委员:
邓怀东 刘奕宁 许长鹏 邬黎平
陈关林 张 弛 佘国荣 林宇宁
钟 环 钟诚凡 胡 军 唐剑邦
袁志坤 曾红生 黄耀斌 缪晓刚
秘书长:
陈均源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支国舟副会长为刘宁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支国舟副会长、刘宁主委为副主委颁发证书
刘宁主委为陈均源秘书长颁发证书
广东省关节机器人培训中心成立授牌仪式
最后,刘宁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致辞,他首先向出席和支持本次大会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参会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骨关节疾病防治事业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并承诺将积极搭建起政府、学会、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推动机器人辅助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与专委会所有委员共同努力,为推动慢性骨关节疾病防治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郑力恒教授团队分享非骨水泥膝关节术临床应用经验和长期随访结果
邵宏翊教授分享机器人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
成立大会圆满结束后,机器人辅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技术学术会议正式拉开序幕。澳门卫生局仁伯爵综合医院的郑力恒教授团队分享了非骨水泥膝关节术临床应用经验和长期随访结果,为大家带来了前沿的学术观点。随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邵宏翊教授解析MAKO机器人髋关节置换的力控磨削技术原理,分享了机器人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的手术细节和操作经验。最后,刘宁主任委员介绍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最近几年300余台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的经验与临床数据。
机器人辅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直播
最后,迎来了本次学会会议的压轴节目,刘宁主任给各位专家同道带来了4台机器人辅助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直播,涵盖:机器人辅助下右膝关节置换术(CR假体)、机器人辅助下右膝关节内侧髁置换术(固定平台)、机器人辅助下左髋关节置换术以及机器人辅助下右膝关节置换术(PS旋转平台),给各位参会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手术大餐。
同时,来自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州市中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江门市中心医院等省内单位的8位学员参与了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在刘宁主任的带领下学习了最前沿的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技术。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广东省在构建“省级技术引领、市级示范推广、县级规范应用”的骨关节外科三级服务体系中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将锚定“健康广东2030”战略目标,通过标准化手术体系建设、基层医生专项培训等项目,系统性提升县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未来,专委会将深化政产学研协同机制,推动国产手术机器人技术迭代与临床应用,建立覆盖21个地市的远程质控网络,为我省慢性骨关节疾病防治事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与实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