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
2025年3月28日,为更好地开展脑出血意识障碍研究,交流临床与研究成果,探讨脑出血意识障碍的相关学术问题,提高对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诊疗水平,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脑出血意识障碍学组、广州市意识障碍产学研创新联盟联合主办,广州圣美医院承办的“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2025年脑出血意识障碍学组第一次学术沙龙会议”在广州成功举办。
会议特邀了广州市科技局科研处雷副处长,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主委骆锦标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脑出血意识障碍学组组长陈陆馗教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组长肖华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姚晓腾教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孙晓辉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金丹教授(中山市中医院)、张泽舜教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罗武锋教授(揭阳市人民医院)、以及罗伟鹏教授(东莞市人民医院,代副组长许宏武教授)、邓光策教授(清远市人民医院,代副组长高寒教授),还有广州圣美医院曹仁淙院长、清远新源医院刘国龙院长、李镇宇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黄东博士等专家参加。
会议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副主委兼脑出血意识障碍学组常务副组长肖华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主持。
广州市科技局科研处雷副处长莅临此次沙龙会议并致辞,表示广州市科技局对医疗及医药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工作非常重视,鼓励医护专家、医疗机构和企业医企联合开展相关研究和科技立项,促进相关创新成果孵化和转化,科研处将为大家提供服务保障,希望各位专家能积极为国家和地区高质量经济发展与“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骆锦标主委代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在致辞中指出,以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四高为特点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每年新增患者高达数百万,在全省各级医院诊疗中会有众多重症脑出血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需要多学科医护专家参与综合救治及医护一体化管理,年初在总会支持下成立脑出血意识障碍学组,就是为了能组织全省各地各级医院专家对众多脑出血合并意识障碍患者进行个体化精准系统性诊疗,骆主委对脑出血意识障碍学组举办此次学术沙龙表示肯定,希望通过此次沙龙能对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诊治最新进展进行讨论,并期望能对意识障碍展开相关研究。
陈陆馗组长代表省脑出血专委会意识障碍学组对今后在省内各级医院的工作开展进行汇报,并计划后续在全省各地各级医院积极开展脑出血意识障碍疾病预防、临床经验交流、疑难病例沙龙、技术培训、科研立项和成果转化。
曹仁淙院长感谢市科技局以及全省各地各级医院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各位专家莅临医院指导工作,感谢学会提供学术平台,支持与帮助基层医院提升脑出血特别是意识障碍患者诊疗水平。
在沙龙学术报告会上,首先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镇宇教授带来题为《慢性意识障碍的外科治疗初见》的报告,为大家讲解了关于慢性意识障碍的诊治新进展,以及科室团队开展慢性意识障碍的外科治疗的经验与疑惑。广州析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黄东博士为大家介绍了《脑机接口的临床应用》,对脑机接口在神经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发展做了重点阐述,并介绍了脑机接口各芯片应用于慢性意识障碍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肖华教授做了题为《意识障碍研究的目前困境和研究方向探讨》,介绍了自己及团队深耕意识障碍研究的背景、经历及经验,以及研究碰到的问题及以后相关研究方向的探索。
学术报告会后,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张泽舜教授、揭阳市人民医院罗武锋教授、东莞市人民医院罗伟鹏教授、清远市人民医院邓光策教授对报告会上的意识障碍外科治疗适应症、时机、疗效、相关并发症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来自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姚晓腾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孙晓辉教授、中山市中医院金丹教授对报告会上慢性意识障碍的外科治疗时机、手术策略、效果评估进行了相关点评。对脑机接口应用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充满兴趣和期待。
最后骆锦标主委和陈陆馗组长对此次沙龙会进行总结,通过此类更为灵活的沙龙会议,增进大家对慢性意识障碍临床诊治及相关研究的沟通。未来慢性意识障碍的研究要在全省百家数脑出血专委会各级医院加强沟通与合作,依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与医院、企业,在科技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合立项,多中心研究是未来临床研究的趋势和方向,为慢性意识障碍诊治相关共识与指南的形成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