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2025年3月21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粤基层精准同行合理用药系列会”在汕头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合理用药·安全护航”为主题,旨在推动肺癌诊疗领域的规范化与精准化用药实践,促进学术交流与临床经验共享。来自广州地区及粤东三市多家三甲医院的肺癌领域专家、学者及临床医师共聚一堂,围绕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疗新进展、治疗策略优化及不良反应管理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大会召开前,上午10:40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周清院长来到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医院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高质量临床试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聚焦临床试验的设计、管理及实践应用,旨在通过学术交流提升临床研究水平,推动医学研究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
会议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陈永松院长的欢迎致辞中拉开序幕。陈院长指出,高质量临床试验是医学进步的基石,医院将持续优化研究平台建设,为科研人员提供更优质的支持。
周清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以“高质量临床试验的设计与管理”为题,系统介绍了广东省肺癌研究所的临床概况及研究所取得的佳绩。试验从立项到实施的关键环节,周院长重点强调GCP设计的三大原则:伦理原则、科学原则、法规原则重要性,从临床设计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人才是临床设计管理最重要的,并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提升研究质量的策略。
在互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平衡研究效率与数据真实性”展开热烈探讨。周清院长针对基层医院资源有限的现状,提出“跨机构协作”与“数字化工具辅助”的创新思路。
讨论结束后,会议创新性地设置“肿瘤科查房”环节,由周清院长、陈理明教授带领参会者深入临床一线,本次活动聚焦“基层医药”发展核心,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查房模式,探讨如何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生诊疗能力,真正实现“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的目标。
周清院长以两名肺癌患者的真实病例为切入点,现场演示了从诊断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完整流程。她强调:“基层医院是慢病管理和肿瘤早筛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规范化的诊疗路径和远程协作机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就近就医的可行性。”查房过程中,周清院长详细讲解了基层医生如何利用标准化指南进行初步评估、何时启动转诊机制,并分享了通过“医联体平台”实现三级医院与基层机构实时协作的成功案例。
下午14:30,大会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周清院长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周院长强调,合理用药是提升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核心,呼吁临床医师在精准医疗时代需紧跟学术前沿,兼顾疗效与安全性。
会议第一篇章凝聚共识,共话发展由陈理明教授和汪斌超教授共同主持,首先陈理明教授感谢了周院长对粤东基层医院合理用药作出的贡献,并介绍李裕军教授和谢亚琳教授。
第一个课题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裕军教授以“高质重才能长生存”为题,剖析了靶向治疗时代下NSCLC慢病化管理的新模式,提出通过多学科协作和全程管理实现患者长期生存的目标。
第二个课题广州梅林医院谢亚琳教授系统梳理了EGFR Ex20ins和PACC突变NSCLC的治疗现状,重点介绍了新型靶向药物及临床试验的最新成果。
汪斌超教授主持了第一篇章大咖点评,来自粤东基层医院的陈林鸿教授、郑鸿斌教授及省人民医院的张升教授共同参与点评,就突变型NSCLC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出建设性意见,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指南与真实世界数据,探讨了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与优化路径。
会议第二篇章——学术前沿,由章耀鸿教授和林春平教授共同主持,
汕头市中心医院的林灿峰教授带来了晚期EGFR突变NSCLC一线治疗策略优化,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林雯教授分享了双免疫联合治疗在晚期NSCLC中的应用潜力,并分析了其临床挑战与未来研究方向。
大咖点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王鸿彪教授、李植锋教授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劲教授、林俊涛教授针对免疫治疗的前沿议题进行总结,强调需平衡疗效与安全性,完善患者全程管理。
林雯教授主持最后篇章——实践智慧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池秀盈教授通过典型病例,详细解析了靶向及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大咖点评环节,来自心血管领域的专家陈畅教授、皮肤领域的专家李浩思教授、放疗领域的专家翟田田教授与肿瘤内科领域的专家谢林浩教授共同就病例进行多维度分析,从各自领域临床实践与经验共享,强调早期干预与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周清院长为会议作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会议成果,并指出未来需进一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能力建设,为肺癌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本次会议聚焦肺癌精准治疗与合理用药的前沿议题,通过专题报告、病例讨论及专家点评等形式,为临床医师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规范化诊疗与个体化策略的结合将成为提升患者生存获益的关键。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表示,将持续推进此类学术活动,助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为肺癌防治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