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为提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肾脏病诊治水平,加强天河区城市医疗集团的紧密联系,推动肾脏病学科建设和健康发展,2025年1月8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主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天河区慢性肾脏病项目&天河区城市医疗集团慢性肾脏病管理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行。来自天河区多家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参与了此次研讨会,会议中学员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学术氛围浓烈,讨论部分大家畅所欲言,为发展天河区慢性肾脏病管理献计献策。学员们均表示收获满满,对会议作出一致好评。
本次会议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刘璠娜教授主持开幕式,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景哥副院长为大会致辞,天河区各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杨景哥副院长在为研讨会的致辞中表示:慢性肾脏病作为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其管理和治疗工作一直是我们医疗集团关注的重点。我们深知,只有通过早筛、早诊、早治,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肾脏病管理团队在医疗集团成立早期就着力于同社卫中心的沟通交流,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增加彼此交流,共同推动天河区慢性肾脏病管理工作的发展。
本次会议学术报告环节共邀请多位授课专家进行授课,深入探讨了慢性肾脏病管理的最新进展、用药管理、营养管理等多个方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璠娜教授分享了《心血管-肾脏-代谢(CKM)综合征一体化管理》的内容,提出基于关联密切的致病机制,“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的新概念,就如何管理该类患者提出我们应以患者为中心的多方协作,提倡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模式、医患共同决策可实现医患双赢。同时应把好CKM早期治疗的重要关口,关注以UACR为抓手的T2DM相关CKD早期管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王景浩教授分享了《如何对慢病患者开展处方精简工作》的报告,王教授用生动的案例详细介绍了什么是精简处方、其必要性以及操作方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叶艳彬教授分享了《慢性肾脏病的营养管理》的报告,她围绕不同阶段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特点,详细阐述了CKD患者营养管理的方法,并以具体案例展开详述。
石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杨海文主任做了《天河区城市医疗集团肾病专科联盟——慢性肾功能不全初筛项目工作汇报》的报告,详细讲述该项目目前实施的情况,包括线上培训、健康教育、义诊宣传、高危人群体检等;并对辖区高危患者通过检查尿常规检查尿蛋白,进行早期肾功能筛查。并对该项目做了进一步的展往,希望可以扩大范围、深化研究。
天河区人民医院查彩琴教授作为主持,石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宁红晖主任、冼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薛晓扬主任、华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孙江文院长、华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童峰主任、暨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妤护士长、暨南大学公卫学院何冠豪博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波主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查爱云博士、陈良妹博士及陈宇、钟影雪护士长作为论坛嘉宾,围绕在管理CKD患者时曾遇到过的问题及经验分享,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在慢性肾脏病防治中的综合应用,如何提升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慢性肾脏病防治项目的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以及基层医生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做科研等话题进行了充分且精彩的讨论。
最后,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军书记发表大会总结。郭书记强调,结合目前的医疗形式,应重视慢性病的管理,加强城市医疗集团的紧密联系。展望未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紧密团结天河区各级医疗机构,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思维,共同推动医疗集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