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2024第三届华南神经病学高峰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神经病学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发布日期: 2024-09-27 浏览次数:2891

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2024年09月14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承办的“2024第三届华南神经病学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神经病学论坛”在广州市珠江宾馆盛大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会议大咖云集,内容丰富,共设5个分论坛,吸引省内外超过400余名专家学者及代表参会。

全体参会人员合照

此次大会受到了业界专家和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广医二院神经内科宋兴旺主任医师主持了开幕式,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陈汝福教授,广医二院党委书记张竞之教授,神经病学学术泰斗梁秀龄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本次大会还邀请了来自国内外多位知名的专家教授莅临指导,广医二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也积极参会进行交流学习。

宋兴旺主任医师主持开幕式

陈汝福教授致辞

张竞之书记致辞

梁秀龄教授致辞


学术会议内容回顾

上午,神经病学论坛全体大会按照既定议程在各位专家的主持下顺利进行,来自省内外多个驰名神经病学领域的专家教授依次进行学术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贾建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徐俊教授、广东省医学会会长姚志彬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胡学强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廖卫平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陆正齐教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潘超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郑东明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军教授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神经病学领域的前沿内容,从分子影像、认知障碍、神经免疫、脑小血管病、癫痫、神经遗传病、人工智能、脑出血等众多领域的热点话题,全方位、多角度的展开学术研讨。


贾建军教授

分子影像在我国的现状及未来

徐俊教授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现状与脑健康》

胡学强教授

《Toll样受体与神经免疫》

陆正齐教授
《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病与认知障碍》



廖卫平教授

《基因表达与神经遗传病的年龄依赖性》

姚志彬教授

天使与魔鬼一人工智能(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李阳教授

认知中心质量管理提升建议

潘超教授

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进展

郑冬明教授

Young-onset Dementia研究进展

刘军教授

认知障碍研究进展(AAIC 2024速递)



大会主持专家

刘晓蓉教授(左)、姜圣男教授(右)
徐恩教授(左)、邢诒刚教授(右)
何文教授(左)、徐武华教授(右)
高筱雅教授(左)、解龙昌教授(右)
梁燕玲教授(左)、李志铭教授(右)
下午,会议分为五个分论坛:神经变性病与罕见病分论坛,癫痫分论坛,脑血管病与神经重症分论坛,神经免疫疾病与头痛、头晕分论坛,神经内科护理分论坛。各个分会场内容精彩纷呈,迸溅着智慧的火花。

分会场一:神经变性病与罕见病分论坛



分会场一吸引了百余人线下参会。首先,澳门大学程爱芳教授介绍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相关药物研发,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吴多斌教授报告了脑肠轴与AD药物研究进展。

程爱芳教授(左)、吴多斌教授(右)

随后,香港中文大学蔡媛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影像生物标志物在预测早期AD症状性进展的应用,同样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黄家星教授则从营养学角度总结了认知障碍的营养管理。

蔡媛教授(左)、黄家星教授(右)

接下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张玉虎教授精彩而生动地讲解了帕金森病多巴胺失调综合征,深圳前海泰康医院石胜良教授为大家报告了AD体液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张玉虎教授(左)、石胜良教授(右)

广州实验室苏金教授报告了生物信息学驱动的“肺-脑”共纤维化标志物的分子影像研究,暨南大学邹奕教授报告了小胶质细胞在调节神经免疫和维持脑稳态方面的研究进展。

苏金教授(左)、邹奕教授(右)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盛宗海教授向大家报告了超声开放血脑屏障的进展与挑战,来自我院的青年才俊廖旺博士介绍了华南阿尔茨海默病数据库联盟进展。报告后,我院杨少青教授对数据库联盟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及颁奖。

盛宗海教授(左)、廖旺博士(右)

数据库联盟数据应用先进单位合影

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唐国胜教授报告了3D生物打印微凝胶及应用探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栾萍教授给大家分享了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AD的2例临床观察与困惑。台湾师范大学杨谢乐教授介绍了血浆生物标记物使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评估、预防和监测。

唐国胜教授(左)、栾萍教授(右)

杨谢乐教授



分会场一主持专家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最后,大会主席刘军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主席指出,本次大会内容精彩纷呈,讨论热烈,为促进医学界对神经变性病与罕见病、癫痫、脑血管病与神经重症、神经免疫与头晕头痛、神经内科护理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刘军教授的总结发言为本次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刘军教授总结发言




分会场二:癫痫分论坛


论坛以“基因检测技术进展与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精准诊治”为主题,围绕“癫痫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分析进展”、“基因突变多种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和“多基因遗传病及基因治疗”三个分议题展开,从基础到临床,系统探讨了基因检测技术在神经系统遗传病中的精准应用。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癫痫分会委员、业界企业等百余人出席本次论坛。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癫痫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刘晓蓉教授主持论坛并致开幕欢迎辞。她表示,本次论坛是继2023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癫痫分会成功召开首届“神经递质受体与癫痫”主题论坛后再次筹划、举办的一次以专题为导向的精准医学学术论坛。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遗传病因研究能力和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可用性不断提升,发展迅猛的基因检测技术使临床医生能够探索表型更为复杂、遗传异质性更大的疾病,对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精准诊断、预后、监测、计划生育和基因特异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大家对基因检测技术与神经系统遗传病精准诊治有更加系统、深刻的认识。

刘晓蓉教授主持论坛并致开幕欢迎辞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会长王颀教授代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欢迎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活动。他表示,本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高端、开放的交流平台,促进神经系统遗传病精准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应用。期望通过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学者间的深入研讨,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为攻克神经系统遗传病带来革新性的进展。

王颀教授

论坛开幕后,10位来自临床和科研领域的资深业内专家呈现了精彩、前沿的学术讲座,讲座主题涵盖基因检测技术、癫痫及神经遗传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于世辉教授演讲主题:《癫痫患者的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数据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左)
广医二院廖卫平教授演讲主题:《如何从临床角度解读WES数据》(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方方教授演讲主题:《儿童线粒体疾病的遗传学、诊断和个体化干预》(左)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张如旭教授演讲主题:《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基因诊断》(右)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毛翛教授演讲主题:《遗传性癫痫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左)

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蒙裕欢博士演讲主题:《多基因风险评分在复杂遗传病的应用和前景》(右)

广医二院宋兴旺教授演讲主题:《多核苷酸重复扩展突变与癫痫》(左)

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毛志锋博士演讲主题:《WES以外的基因检测方法和适宜的疾病》(右)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李花教授演讲主题:《癫痫急救药物治疗时机的选择》(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晓红教授演讲主题:《抗癫痫发作药物的新选择》(右)

分论坛由癫痫分会委员、专家组成的团队进行主持和点评,保证了分论坛顺利、精彩的进行。


分会场二主持专家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论坛最后,癫痫分会主任委员刘晓蓉教授进行总结致辞,她首先对所有参与和支持本次论坛的专家、同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表示,癫痫分会未来将继续坚持打造学术亮点集中、研讨议题系统的“主题特色论坛”,期望让每位参会的同仁在论坛中都能收获满满、迸射出新的学术火花。

随着论坛的圆满结束,与会者纷纷表示,本次论坛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在讨论中激发了新的学术灵感。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基因检测技术进展与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精准诊治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分会场三:脑血管病与神经重症分论坛


分会场三围绕“脑血管病与神经重症”主题展开,吸引了来自华南地区的众多神经病学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最新的临床诊疗策略与研究进展。

会议主席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徐恩教授、李伟教授以及詹丽璇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于下午13:30正式开始,由广医二院李伟教授主持。会议主席徐恩教授为大会致辞,表示本次会议为神经病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

徐恩教授

詹丽璇教授(左)、李伟教授(右)

会议内容丰富多样。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乔宏宇教授首先带来了《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策略》的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该领域的最新治疗方法与临床经验。紧接着,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贺雄军教授就《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作了详细讲解,介绍了目前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新进展与挑战。该环节由广东省人民医院代成波教授和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杜德坤教授共同主持。

乔宏宇教授(左)、贺雄军教授(右)

会议还特别安排了两场病例分享,由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周宏星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歆然教授分别就脑血管病患者的诊疗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病例讨论,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参考。病例分享环节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张伟教授和邓庆远教授共同主持。

周宏星教授(左)、陈歆然教授(右)

在15:00至15:40的“问题与讨论”环节中,来自多家医院的神经病学专家——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海涛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敏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蔡晓冬教授等展开了热烈讨论,探讨了当前取栓相关的诸多热点问题。该环节由广医二院李又福教授和陈永洪教授主持。

随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吴永明教授、广东省中医院王立新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慧琳教授分别作了《重症脑卒中颅高压内科管理策略》、《床边超声在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和《氧疗策略,你选对了吗?》专题报告,为与会者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该环节由广州市的第一人民医院余健敏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钟高贤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詹丽璇教授共同主持。

吴永明教授(左)、王立新教授(右)

江慧琳教授

接着,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许婷医生与广医二院周巡医生分别进行两场病例分享,再次为大家呈现了神经重症领域的宝贵案例。该环节由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邢广羽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曾宪凡教授共同主持。

许婷医生(左)、周巡医生(右)

会议的最后,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余健敏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刘子凡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朱蔚文教授对前两个病例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

余健敏教授



分会场三主持专家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最后,徐恩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并宣布会议圆满结束。本次论坛为华南地区神经病学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交流平台,也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在神经病学领域的学术合作与发展。各位专家学者在此次会议中充分交流,共同探讨,为未来神经病学的研究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发。


分会场四:神经免疫疾病与头痛、头晕分论坛


分会场四汇聚神经免疫以及头痛、头晕的业界大咖,共襄学术盛举。神经内科龙友明教授致开场辞,拉开本次会议的帷幕。

龙友明教授

首先由广医二院傅君毅博士为我们带来最新的《前庭功能训练的研究进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前庭功能的训练领域的多个关键方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艺教授分享了“月经性偏头痛”的专题报道,就月经性偏头痛的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及用药策略作了详细的介绍。

傅君毅博士(左)、李艺教授(右)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袁大华教授通过对偏头痛药物的治疗新进展进行详细的讲解,期待更多国际创新药品落地使用,进一步满足偏头痛患者的临床需求。广医二院高聪教授从脑炎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治疗管理和B细胞疗法四个维度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在报告过程中,高教授结合临床案例和真实世界的临床报道,让与会嘉宾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有更深刻的认识。

袁大华教授(左)、高聪教授(右)


黄莉医生(左)、李现亮主任(右)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韩金鸣教授结合自身开展的临床试验,通过对神经免疫疾病用药方案的不同意见,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探索新的领域。龙友明教授通过对TBA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实用性和局限性深入研究和剖析,开启了一系列的探索之旅,引人深思。他强调TBA和CBA结果的特异度需要临床医生去做出更多的思考。

韩金鸣教授(左)、龙友明教授(右)

广医二院杨洁教授和姚海燕医生分别带来了极具价值的神经免疫病例分享,从患者的症状观察、诊断过程中各项检查的意义,到最终确诊,以及后续采取的针对性治疗方案,她们的治疗思路的创新性为现场听众带来了新的启发。

杨洁教授(左)、姚海燕医生(右)

病例讨论由陈永洪博士和邓庆远医生担任主持,来自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的王展航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舒崖清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的李小晶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汪鸿浩教授分别对两个病例做出了精彩的点评,这两个病例的分享,为神经免疫领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对神经免疫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王展航院长(左)、舒崖清教授(右)

李小晶教授(左)、汪鸿浩教授(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松洁教授、广医二院黄莉医生,广医二院李现亮主任围绕相关专题,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深入的分享。李现亮主任说到,广医二院头痛中心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推动头痛专业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对头痛疾病诊治技术提升的初衷,深化临床医师对头痛疾病诊治新技术和新观念的认识,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头痛医学研究和应用水平,力求为广大头痛患者寻求更加有效的头痛治疗方法。

广医二院殷建瑞教授、蒲蜀湘教授、李伟教授作为主持专家,结合自己的临床诊疗经验,对讲课嘉宾的内容精简提炼,进一步引发了参会同道们的深思。



分会场四主持专家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最后,会议主席龙友明教授对本次会议做总结,从头痛,头晕再到神经免疫疾病,我们一起共享了这场学术大餐,既涵盖了最前沿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如同照亮领域探索道路的明灯,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又包含了侧重于实战的病例讨论,这些真实而生动的病例,是专家们临床经验的结晶,通过深入的交流与剖析,为与会者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诊疗策略。龙友明教授满含期待地表示,本次大会虽然即将画上句号,但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期待明年大家能够再次相聚于此,延续这份对神经免疫领域和头痛、头晕的热忱与探索精神,继续为学科的发展添砖加瓦。


分会场五:神经内科护理分论坛


神经内科护理分论坛由广东省护理学会认知症照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医二院神经内科科护士长尹玉珊主任主持开幕式并致辞。本次论坛共有百余人参会。尹玉珊主任表达了对大家的欢迎以及对神经内科各领域发展的期望和愿景。

尹玉珊主任委员致词并主持开幕式

会议邀请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李少芳主任讲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与护理方案,来自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张晓梅主任分享了“紧密连接,精准识别-区域医联体脑卒中患者全流程出院管理模式”,更加完善了出院病人的延续性护理,不断优化护理服务质量。

李少芳主任(左)、张晓梅主任(右)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李佳主任分享了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技术新进展,通过不同仪器的特点及各种仪器间的对比,让我们了解到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技术日益健全,为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来自广医二院护理部的质控护士长凌冬兰主任分享了循证护理实践医院实践及案例,凸显了护理科研成果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并通过案例的形式讲解了循证护理实践的科研思路。

李佳主任(左)、凌冬兰主任(右)

尹玉珊护士长阐述了住院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心理测验技术团体标准拟定的规范化流程,更全面规范统一了神经心理测验技术的标准,为各地标准拟定提供了良好方案。广医二院庄红花护士长重点讲解了重症肌无力危象前症状识别与管理策略,讲解了MG危象的出现给患者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地为临床护理病情的观察提供了分级干预的依据。

尹玉珊护士长(左)、庄红花护士长(右)

广医二院癫痫中心梁玮莹护士长分享了基于癫痫病程发作管理的多学科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模式,对各院癫痫患者管理的优化具有借鉴意义。广医二院高俊英护士长分享了关于卒中相关睡眠障碍患者的评估与管理,专注于解决患者疾病需求,突出了关于卒中患者整体护理的必要性。

梁玮莹护士长(左)、高俊英护士长(右)

广医二院认知中心米红艳护士长分享了认知康复的多种方式,以及认知康复研究新技术及新进展,给大家展示了最前沿,最具有先锋性的认知康复有关内容。广医二院黄婷婷护长讲述了社神内重症患者腹内压的监测方法及管理,进一步地腹内压对于重症患者的重要性及意义。

米红艳护士长(左)、黄婷婷护士长(右)



分会场五主持专家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本次会议由来自广医二院神经内科的各位专科护士担任主持,针对各自擅长的专科领域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展现了专科护士在各自专科领域深耕、研究的风采。

最后,尹玉珊主任进行会议总结,分析了当前神经内科发展现状,结合当前临床护理工作深入探讨了护士在创新护理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提出了对以后对神经内科工作方向及美好展望。最后,神经内科护理骨干合影留念,纪念这次意义深远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