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基层医院肿瘤NGS技术本地化研讨会
2024年1月16日,虽是小寒时分,但暖阳依然,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理与分子诊断专委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承办的“基层医院肿瘤NGS技术本地化研讨会”在番禺中心医院成功举办。
研讨会主要专家合影
随着NGS技术的飞快发展和在肿瘤精准诊疗中的不断普及,肿瘤NGS技术医院本地化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但是NGS技术医院本地化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将为助力基层医院肿瘤NGS技术的本地化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次研讨会非常“接地气”地安排了“NGS临床实践优秀案例分享”、“NGS应用实践及策略”、“基层医院NGS本地化面临的挑战”和讨论四个环节,邀请到了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理与分子诊断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细胞分子诊断中心欧阳能太主任、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郜红艺主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杜洪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病理科江沂主任、广东祈福医院病理科廖秋林主任、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徐国蕊主任、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病理科苏曙光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欧阳小明主任医师、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何金花主任、番禺中心医院病理科王浩主任、番禺区中心医院病理科郭志云组长等专家共同讨论和分享各个医院的经验与计划。
研讨会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向之明副院长进行开场致词,向院对与会专家和同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理与分子诊断专委会将2024年的第一场“基层医院肿瘤NGS技术本地化研讨会”交给番禺中心医院承办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院表示,随着医院“精准医学诊断中心”的成立和不断发展,在病理科和中心实验室两个科室的共同努力以及广州市各个同行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番禺中心医院的“精准医学诊断中心”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切切实实地为患者的精准诊疗谋福,也将为医院的精准医学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向之明副院长开场致词
开场致辞后就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理与分子诊断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细胞分子诊断中心欧阳能太教授进行“NGS临床实践优秀案例分享”,欧阳能太教授给大家详细地分享了来自于他们医院的肺癌、甲状腺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四个优秀案例,无处不彰显着“NGS”的强大能力。不管是在肿瘤的靶向治疗,还是病理辅助诊断,还是肿瘤的预后判断,甚至家族遗传病的探究都离不开NGS技术,这就是NGS技术的魅力所在。最后欧阳能太教授还分享了他们接受院外会诊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非优秀”的病例和不大规范的NGS报告来传授评判NGS报告是否规范的标准并提醒同行们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注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欧阳能太教授进行优秀案例分享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病理科郭志云组长带来的“基层医院NGS本地化面临的挑战”从临床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用到的“人机料法环”五大影响因素去深入浅出地分析基层医院在准备NGS技术本地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包括报告审核人员的专业背景、资质以及培养、与临床医生、患者之间的沟通、仪器设备的配置、NGS试剂现状、院内外环境、国家政策、医保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析,引起了在场人员的共鸣,这不仅是基层医院其实也是各个医院在NGS技术本地化过程中将会面临的挑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病理科郭志云组长授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病理科王浩主任进行“番禺中心医院NGS应用实践及策略”分享,王浩主任从基因检测模式转变、基因检测对比、番禺中心医院基因检测基本情况介绍和基因检测未来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并在分享的过程中不断启发与会人员进行讨论,将现场气氛带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尤其是在甲状腺肿瘤的分子分型对病理诊断的作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病理科王浩主任授课
最后由欧阳能太教授主持的“讨论”环节让与会人员畅所欲言,讨论内容包括分子病理平台建设 (共建还是独建,参考因素?)、分子病理对外委托服务的质控怎么做(三甲条款要求)、肿瘤分子分型时代能否完全取代免疫组化、肿瘤早筛项目的现状和未来如何。讨论专家们都热情高涨,纷纷从本院情况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出发进行请教与讨论,都表示NGS技术是医院高精尖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但是由于这项技术的高端和复杂导致投入非常高,所以与技术资本雄厚的第三方合作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始模式即对外委托,但是如何规范外送检测又是另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而且随着医院的发展从对外委托到院内本地化的检测模式转变也是必然的过程。
现场讨论环节
研讨会后与会人员还意犹未尽,将专业知识的较量延续到了球场,进行了一场精彩的羽毛球友谊赛,展示了专家们之间的互助和协作,为本次研讨会增添了活力,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羽毛球友谊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