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今年五月至六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省内包括中山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汕头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家省市级附属医院多学科专家和部门领导组成专家组,分别到广东省湛江市中心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梅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阳江市人民医院、肇庆市人民医院及珠海市人民医院等,开展广东省第一期高水平医院建设项目整体绩效评价现场调研。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主任委员骆锦标教授,作为省卫健委调研专家组组长及成员,与其他专家一起在省卫健委领导的带领和省医学会评审部领导的具体指导下,不辞劳苦深入到省内各地第一批省高水平医院各临床专科及特色中心,现场听取了各医院工作情况汇报,并就实地调研考察发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性的解决方案。
专家组认为各医院经过3-5年的高水平医院建设,在基础医疗质量和新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区域疑难急危重症等疾病诊疗能力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在人才管理体系、引进拔尖医学人才、培养本地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建设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推动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方面做出了较好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高水平医院建设的目标。
与此同时,调研组专家也提出了高水平医院建设存在的不足。例如人才梯队建设方面特别是区域医院仍有不足,需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建设,形成一支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高素质医疗专业队伍;区域对基层医院辐射带头作用仍需加强,可以利用区域带头医院优势,因地制宜,例如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可以利用好北部湾区域优势,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骆锦标教授认为高水平医院建设是我省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服务架构体系、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卫健委寄予重托,希望医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坚定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抓执行促落实,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持续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引领医院整体高质量发展;综合推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基层各级医院和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不断完善各级医院区域与基层医院协同的救治体系。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高血压性脑出血专委会是根据国家卫健委“稳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新政策创建起来,旨在组织全省各级医院多学科医护专家对国家重点建设的五大中心,特别是在卒中中心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脑出血专病的综合诊治以及医护一体化管理上,在脑出血临床科研及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努力探索,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