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11日,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第二届感染病学术会议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论坛在深圳召开。
参与本次论坛的主要专家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 王福生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 李太生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文宏
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 张绪穆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广州市传染病研究所所长 唐小平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教授及助理院长 孔繁毅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徐勇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 卢洪洲
6月9日,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任副主委、常委、委员名单,由专委会秘书长赵方主持颁发聘书。据悉,本届专委会覆盖广东省绝大部分的基层医院传染病专科,涵盖结核病、艾滋病、肝病及新发传染病等专业成员,将持续立足于开展面对基层的传染病相关学术活动,为全力提高广东省基层传染病防控水平贡献力量。
6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论坛正式举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陈汝福表示,传染病是对社会和人民健康的重大威胁,如何救治传染病患者是医务人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众多专家,对传染病领域的难点和热点展开广泛讨论,希望与会专家能交流经验、互相启迪,为未来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添砖加瓦。
徐勇表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在高质量发展下传染病医院如何应对挑战、传染病的研究和临床诊疗又该如何发展、未来又应该用何种模式应对未来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后疫情时代如何建立精准高效的防控体系等议题都是传染病专科医院强烈关心的。深圳市三医院是深圳市传染病防治的“主战场”,近几年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同时,学科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深圳市三医院将保持在传统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优势,同时建立对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全周期、整链条”式的应对方案。
卢洪洲介绍了深圳市三医院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他表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和器官移植、肿瘤的生物治疗一样,是深圳市三医院将要重点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传统传染病得到控制以后,公共卫生防治中心和传染病专科医院必须思考未来的生存之道,因此,深圳市三医院的发展目标是以专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
现场,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深圳安泰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及深圳市三医院进行了签约,三方将成立抗感染药物联合创新中心,目前已有完全由深圳自主研发的抗新冠病毒药物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会上,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的专家针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愈”“艾滋病综合诊疗”“新冠的流行及治疗”等主题做了专题报告,针对“新冠疫情后综合医院感染科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议题,来自上海、杭州、合肥、重庆的专家展开了圆桌论坛。与会专家在艾滋病、结核病、肝病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各方面进行诊治经验和先进技术应用的分享和交流。
本次会议将涵盖传染病的多个领域,设置了新发突发传染病及感染病分会场、艾滋病基础与临床分会场、艾滋病临床及HIV文献解读分会场、结核病分会场,内容包括病原学、诊断与治疗、流行病学、防控策略等。专家们进行了精心的学术报告、主题演讲、研讨会和专题展览,旨在为与会学者提供最新的研究进展、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以更好地应对传染病的挑战,推动传染病防控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