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超声诊疗专委会第九届广东省消化疾病超声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 2023-01-13 浏览次数:569

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新年伊始,风和日丽,一年一度的广州消化道疾病周如期而来。作为大会分会场之一,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超声诊疗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广东省第九届消化疾病超声高峰论坛于2023年1月7日在广州市香格里拉酒店召开。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与全国的同道一同分享这次学术盛宴。


下午2点30分,论坛在大会名誉主席、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李安华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文艳玲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帷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李安华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文艳玲教授


第一环节由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王伟教授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中心的裴小青教授主持下进行。


日本近畿大学医学院的Masatoshi Kudo教授首先连线并分享了《示卓安超声造影日本应用经验分享》,介绍了示卓安超声造影在小肝癌诊断及引导穿刺中的重要价值,并展示了超声融合成像在评估消融后治疗反应的应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蒋天安教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超声内镜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的精彩演讲,蒋教授结合本中心的研究结果及丰富多彩的病例,展示了超声内镜在临床诊断、穿刺活检、治疗中的应用。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教授分享了《超声在新生儿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重点讲解了引起新生儿消化道梗阻的不同病因,并通过丰富的病例及影像资料详细展示了相关疾病的超声表现。


第二环节由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张峰教授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许晓琳教授主持下进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徐辉雄教授讲授了《肝血管后相超声造影基础及临床应用》。徐教授回顾了超声造影的发展,从肝血管后相的基础、原理出发,结合案例重点讲解了肝血管后相超声造影在病变定性评估、术中超声、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赵亚楠教授带来了《超声新技术在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化进程中的临床应用》的授课。介绍了该中心使用声衰减定量技术、pSWE、2D SWE技术在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化进程中的科研进展及临床应用。


南浔医疗集团的毛建强教授分享的题目是《“超声四步法”诊断肠梗阻》,“超声四步法”为:判断有无梗阻、梗阻发生部位、判断肠管有无坏死、判断梗阻的病因。毛教授通过丰富的病例、典型的图像详细讲解了肠梗阻的超声诊断。


另外,会议为参会者准备了病例抢答环节,在许晓琳教授的主持下,大家在直播间踊跃答题,也在答题中收获了更多的知识。


最后,本次大会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超声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院超声科主任刘广健教授的致辞中落下帷幕。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刘广健教授


本次消化疾病超声高峰论坛内容丰富,线上线下超过3.72万人次共同参与。超声对消化疾病诊治的价值在众多先行者的努力下得到了越来越大的体现,其临床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同行的关注。我们以为消化道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为宗旨,不断探索、深入交流、砥砺前行,努力在消化道疾病的超声诊疗方面不断精进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