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2022年10月16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超声诊疗专业委员会和江门市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超声科和江门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承办的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超声诊疗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拉开了帷幕。
本次会议以“超声诊疗规范、科学临床研究”为主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会议全程以线上模式进行。
上午8点30分,大会在江门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首席专家文达辉教授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超声诊疗专委会主委刘广健教授的致辞中开幕。
临床研究是医学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那么我们该如何迈好开展临床研究的第一步,如何进行选题和设计呢?本次大会特意邀请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学系凌莉教授,给大家介绍《临床研究的立题与方法概论》。凌莉教授详细地介绍了临床研究的意义、研究选题和研究设计上的原则,并通过拆解分析高质量临床研究实例,展示了选题和设计上的方法细节,最后强调了临床研究成功的关键:创新的理念、合理的设计、规范的过程以及坚持的勇气。
规范的超声检查方法是作出准确诊断的重要前提,检查方法虽然是基础,但其中很多细节可能很容易会被忽略。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各系统的超声规范化检查,由各个亚专业的权威专家进行详细的专题讲解。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超声科主任罗葆明教授的讲题是《泌尿系超声规范化检查》,罗葆明教授对肾脏、输尿管、膀胱以及肾上腺的超声基本检查方法以及观察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述,并进一步介绍了包括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微血流成像、三维成像等新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任杰教授的讲题是《甲状腺结节TI-RADS诊断规范》,任杰教授介绍了使用TI-RADS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规范诊断的目的和必要性,并配合丰富的病例对如何规范使用ACR TI-RADS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讲解。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苏中振教授的讲题是《肝胆超声规范化检查》,苏教授首先给大家回顾了肝脏超声检查的基础知识,包括探头选择、成像技术选择以及参数设置调节等,然后详细解读了《肝病超声诊断指南》中规范检查的要求和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主任兼妇产专科主任张新玲教授的讲题是《产科超声规范化检查切面》,重点介绍了“九大畸形”诊断的标准切面、11~13+6周胎儿标准切面以及妊娠20~24周胎儿标准切面的规范评分要求。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主任徐晓红教授的讲题是《乳腺超声的规范化检查》,徐教授主要介绍了正常乳腺及腋窝淋巴结的超声表现、技术操作规范以及ACR BI-RADS的使用规范。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超声科主任刘广健教授的讲题是《超声造影规范化检查》,详细讲解了超声造影的原理、技术操作规范、超声造影报告规范、超声造影不良反应及应急预案等多个方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超声科郝少云教授的讲题是《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管理》,详细介绍了规培标准与细则、现代医学教育历程、住培管理办法以及具体实施落实措施。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超声科张峰教授的讲题是《下肢静脉血栓超声规范化评估》,介绍了下肢静脉检查方法、下肢静脉静脉血栓排查方法和思路、下肢静脉慢性功能不全诊断思路。
随后,江门市中心医院超声科张红环教授分享了《胎儿肺动脉闭锁病例》,通过病例的展示、分析,为我们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胎儿肺动脉闭锁超声表现、分型、诊断方法与思路。
江门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陈莉娜教授带来的内容是《子宫内膜息肉的那些“坑”》,通过多个精彩的病例,介绍了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思路与鉴别诊断。
最后,刘广健教授总结道:本次会议主要聚焦规范诊疗以及科研,各位专家的精彩授课让大家受益匪浅;接下来学会将举办“星际争霸”病例大赛,希望大家踊跃参与,借此机会施展才华、相互学习交流,相信未来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够促进我们广东省超声医学的发展。
本次会议通过中山六院星空直播平台全程直播,超过2.5万人次的同道在线参与了本次学术会议。超声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广大超声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学习、探索。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超声诊疗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为省内基层超声同仁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期待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更好地用超声服务临床、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