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肝癌防治专委会/大湾区肝癌防治联盟“粤康行”基层会议--珠海站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 2022-09-02 浏览次数:447

会员部

「基层医药学会官微」出品



2022年8月13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癌防治专委会、大湾区肝癌防治联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联合举办的“粤康行”-肝癌防治基层会议珠海站暨“标肝有方”-肝癌MDT诊疗高峰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顺利召开!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肝癌防治专家组的核心成员以及珠中江地区多家基层医院的肝癌领域专家参与了会议,同时还有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的肝癌领域专家线上接入,大家共同探讨肝癌防治策略。


会议伊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珠海市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珠海市人民医院感染肝病科主任杨晴教授作为东道主致欢迎词,杨晴教授讲述了珠海市及周边地区当前肝癌防治工作的现状与挑战,期待专家组持续到当地开展系列基层活动,扎根渗透,帮助当地肝癌防治事业全面发展。


随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脏肿瘤中心主任、广东省基层医学会肝癌防治专委会主委、大湾区肝癌防治联盟主席郭亚兵教授应邀进行大会开场致辞。郭亚兵教授强调了肝癌防治的重要性:肝癌在中国男性癌症死亡中排第2位,女性死亡中排第3位,肝癌死亡率如此之高的一个原因便是早期的漏诊。因此防治结合、防先于治,是当前基层单位的工作重点。另一方面,目前肝癌的治疗方式较多,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应用时机呢?这就需要通过MDT的形式,来为患者实现精准治疗。此次会议也是以MDT建设为主题,希望各单位通过学术交流的形式不断学习、携手并进,为中国的肝癌防治事业增添一份力量!在此美好的期许中,郭教授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第一环节“康守肝宁”由广东省医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珠海市人民医院介入科李勇教授和珠海市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珠海振国肿瘤医院副院长许永东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的许丽霞博士带来《2022ASCO肝癌免疫相关治疗进展》的解读。许博士从中期的局部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探索到晚期HCC成熟研究的确证和II期临床的初步成果,再到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的探索,做了全面讲解。总结而言,肝癌治疗临床的热点问题仍然是为免疫治疗寻找最佳搭档,同时国产PD-1及双特异性抗体在肝癌领域的应用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关注和期待。


随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脏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基层医学会肝癌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陈锦章教授进行了“肝癌防治MDT建设”经验分享。陈锦章教授首先从肝病背景、转移率高、复发率高等多因素分析了当前肝癌的治疗困境,随后深入浅出地分析了MDT模式在肝癌诊疗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了肝癌MDT的“南方”模式,协作组通过10余年的深耕细作,同时运用eMDT等创新工具,从初期探索到形成规范,再到现今取得的成果,对专科发展、人才成长、肝癌整体学术地位进步等方方面面做了深入剖析。陈教授总结道,肝癌的多学科会诊(MDT)需要多样化、联盟化,从单科室到多学科诊治,再到医联体的联盟化,从而克服单级医院实践中的不足及短板,更好地服务基层。


会议第二环节“领先有尼”,由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介入专科副主任黄勇慧教授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外科主任李坚教授共同主持。


该环节首先由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的刘旭博士带来《新型ICIs在肝癌领域的研发及应用探索》专题演讲,刘旭博士师从我国著名外科学家陈孝平院士,在肝癌治疗上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免疫应答的优越性,在于免疫记忆带来长期生存获益,免疫联合方案为肝癌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随后,刘旭博士对多个临床进行了解读,指出应用不同ICIs似乎都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获益,但从临床实践而言,不同ICIs治疗仍是会有差异,刘旭博士从抗体类型的选择、人源化水平、糖基化差异到抗体介导效应、抗体亲和力和结合部位不同等方面,从作用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不同ICIs治疗差异的原因。最后,他分享了双特异性抗体在肝癌中的探索,对双抗联合靶向再次刷肝癌治疗新数据充满期待,同时也对双抗治疗做了总结和展望。


 接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脏肿瘤中心胡晓云医生带来了新型ICIs在肝癌治疗的实践分享:新型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单抗肝癌临床研究病例分享。胡医生讲解了卡度尼利单抗一药双靶、向瘤富集的独特作用机制,同时作为该研究的分中心参与者,胡医生展示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脏肿瘤中心入组的5例卡度尼利单抗联合伦伐替尼用药的临床研究病例,总体而言,卡度尼利单抗联合伦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可能会为当前肝癌治疗现状带来突破。


会议第三环节“标杆有方”,由广东省肝病学会微创诊治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肿瘤外科主任唐云强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微创介入科主任毛军杰教授共同主持。


为切合主题,该环节采用MDT讨论模式,由珠海市珠海市人民医院感染肝病科钟曼华主治医师分享一中晚期肝癌病例,讲解该病例的MDT诊疗经过,并提出问题:患者现有复发病灶较小,最合适的治疗时机和下一步治疗方案:系统治疗药物调整?再次介入治疗采取何种方式最优?是否考虑转化手术?等等。


随后,针对以上总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MDT团队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MDT团队分别进行了讨论,同时由珠海市人民医院MDT团队进行了回应。此外,其他与会专家也就病例分享了个人看法。随着对病例的深入讨论,会议的学术氛围达到了白热化,会议也不知不觉来到了尾声。


杨晴教授表示,本次会议精彩纷呈,既有治疗新进展的学术饕餮大餐,又有酣畅淋漓的临床实践辩论,令人受益匪浅。感谢郭亚兵教授带领的专家协作组和防治联盟,在联盟的帮助下,珠海及周边地区的肝病从业人员必会提升诊疗水平,为当地肝癌防治工作开拓新局面。


郭亚兵教授总结道:当前肝癌诊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对于肝癌多学科治疗的开展可谓恰逢其时,新方案新手段的学习和综合应用,对肝癌多学科治疗的整体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感谢与会专家的热情参与,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也希望能通过持续的学术会议交流以点带面,更好地为中国肝癌防治事业服务,为患者服务,为健康中国服务!


最后,与会专家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个在肝癌防治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