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5日-26日,由临床技能培训指导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期侵入性产前诊断术模拟培训班在珠江医院临床技能中心顺利召开。
本次课程吸引了省内外17家单位从事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产前超声等28名的专业人士,其中50%是高级职称。
满满的干货,让学员不虚此行。课间讨论激烈,实操紧张充实,课程得到了学员的高度认可。
杨芳教授对参与本次培训的学员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且向学员介绍了前两期培训班的情况、评价及基于前两期做出的课程改进。同时介绍了本次培训班的概况。
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 ISUOG )就产前诊断侵入性检查的技术要点临床适应证、诊断效能以及可能的并发症等问题编写了实践指南,但是如何准确把握实践指南仍是一个难题。
杨芳教授围绕国际妇产超声学会有创性产前诊断指南,为学员详细分享如何把握绒毛穿刺术、羊膜腔穿刺术及脐血穿刺术的适应证、操作流程及并发症的处理等。
超声医师是侵入性产前诊断术的“眼睛”,精准的超声引导可以为临床医师指明穿刺的路径,更准确地取样。
吴伟枝主治医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以临床案例为基础,为学员分享超声引导的实用技巧,以视频及模型等多样形式,课程结束后学员热情未散,与吴伟枝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
杨芳教授结合自身上万次有创性产前诊断的实践经验,与临床技能中心倾心打造标准化操作视频,与学院分享三大侵入性产前诊断术的操作技巧,从操作前准备、操作过程及操作后处理等环节全面讲解。
2021年10月,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院(RCOG)发布了羊水穿刺术和绒膜绒毛取样指南。本文是对2010年版指南的更新,作为该指南的第5版,主要针对产前诊断中的羊水穿刺术和绒膜绒毛取样提供循证指导建议。
黄威主治医师围绕指南展开详细的解读,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新思路。
遗传学检验技术是侵入性产前诊断中重要的一环,但是从取样到出报告整个流程是如何的?如何保证取样的质量?为什么报告时间那么长?拿到报告又如何与患者解读呢?
这些都是萦绕在临床医师脑中的问题,李辉斌老师结合形象生动的流程图、小视频与老师们一一答疑解惑。
基因芯片及快速非整倍体检测是重要的遗传学检测,王建老师以形象的流程图阐释了这两种检验方法的原理,更是强调了如何在临床场景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让临床医师不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知其应用场景。
陆倩文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临床常见病例,拓展临床思维。
石慧副主任医师结合临床分享胎儿磁共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包括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及脊髓病变的临床案例。
本次工作坊采用高仿真模型、先进的超声设备、真实的穿刺针,为学员提供浸入式学习环境,临床医师与超声医师配合完成羊膜腔穿刺术及脐血穿刺术。
学员对于此种实操模式均满意,学习热情高涨,每名学员均至少完成3-5例的实操。最后学员均通过羊膜腔穿刺术的考核,取得合格证书。
产前诊断模拟培训班已开展3期,每期培训班开班即爆满,培训班也得到了学员的正面反馈,每期课程都会根据之前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