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传染病专委会成立大会
暨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
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论坛顺利召开
2022年6月17日,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大湾区)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
本次会议为期2天,2022年6月17日下午为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上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我国著名肝胆胰外科专家、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陈汝福教授介绍了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的规模,组织架构和办会宗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 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卢洪洲教授致辞,介绍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近年来发展及战略目标。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陈汝福教授致辞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隆重致辞
随后,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副会长王三贵教授宣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关于同意筹建传染病专委会的批复》。副秘书长李丽珍主持投票选举工作。通过民主选举,确立的第一届传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和常务委员。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王福祥教授新当选为传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上对专业委员会的筹备经过和未来工作计划做了详细报告。据悉,本届专委会覆盖全省绝大部的基层医院传染病专科,涵盖结核病、艾滋病、肝病及新发传染病等专业成员,专委会未来将立足于开展面对基层的传染病相关学术活动,为全力提高全省基层传染病防控水平贡献力量。
2022年6月18日上午,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论坛正式开始。本次邀请了省内外著名传染病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就艾滋病、结核病、肝病及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各个方面进行诊治经验和先进技术应用的分享和交流。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陈汝福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为大会开场致辞。随后由王福祥教授主持学术会议。
会议首先由卢洪洲教授针对如何构建传染病“平疫结合体系”做了专题报告。
接着由刘映霞针对HBV母婴阻断体系的建立及零传播工作实践,探讨了阻断母婴传播的措施,通过妊娠前阻断、妊娠期阻断、出生后阻断等方法为HBV母婴人群保驾护航。
北京地坛医院张福杰教授
关于《艾滋病低病毒载量及耐药研究》的报告
空军医科大学唐都医院孙永涛教授
关于《高灵敏度的核酸检测在艾滋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邵一鸣教授
关于《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复旦大学徐建青教授《艾滋病功能性治愈:
细胞免疫治疗在艾滋领域的应用前景》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洪洲教授作
《艾米替诺福韦片结构和药理学特性》的报告
吉西大学第一医院张文艳教授作
《泛素及去泛素化系统对病毒感染的重要调控作用》的报告
下午学术会议共有四个分会场,分别围绕新发突发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进行专题报道。
新发突发传染病学术论坛
新发突发传染病专场围绕目前新冠肺炎精准检测,奥密克戎的研究进展,临床症状和病毒基因测序等主题进行。彭亮教授介绍了新形势下基层感染科的发展与机遇,结合西北基层感染科及发热门诊建设传经送宝。
崇雨田教授介绍了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的冲击与应对,以亲身经历内地援港医疗与香港的协同合作 ,根据香港的指南分层分流参与香港疫情的病例救治,积累了援港期间形成的一系列培训教程和管理制度,为后续援港医疗团队组建和管理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
马萍教授讲解HIV感染者潜伏结核干预研究,对国内外预防性治疗方案进行介绍并指出HIV感染者是LTBI的主要目标风险群体,未经治疗的LTBI高危人群患结核病的风险增加.对缩短LTBI疗程,利福霉素与ART药物DDI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王福祥教授讲解发热待查诊疗思维,针对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应该完善相关检测,针对回归热,间歇热,寒颤等发热症状追踪溯源,详细介绍了引起发热的多种病因,强调完善体格检查各项要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相关检查,确认发热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付迎欣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带来公民逝世捐献供体来源感染相关讲题,阐述目前国内外器官移植还是以公民逝世捐献供体,国外四大评价体系供体来源疾病包括感染事件和肿瘤,目前国内有要求上报感染相关供体的病例,但缺少相关的评价体系,但供体筛查非常重要.根据供体来源感染的分类和评估,排除具有器官捐献禁忌症的供者,避免出现不可控高危因素,并分享宝贵的相关防治策略经验.
张政教授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免疫致病机制及药物开发研究,介绍了新冠感染不同阶段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状态,检测外周血干扰素应答可以监测病人发展重症.成为精准用药提供指导.张教授针对新冠抗体提取以及临床实验入组研究,成功抑制新冠患者的重症化,为新冠药物开发提供宝贵思路.
蔡庆贤教授肝癌MDT综合治疗的思考与探索中指出 ,肝癌是一个发生率排名第五的癌症且五年生存率不足12%,组建MDT团队可以最大程度的集中医疗资源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报告中突出展现多例患者通过MDT团队进行规范治疗后,获得手术根治性治疗的机会.
沈晨光教授新型冠状病毒二代疫苗研究进展,新冠疫苗的接种大大降低发病率,重症率,死亡率,指出同源加强,不同类疫苗序贯加强,不同毒株序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提高抗病毒免疫效价和广谱度,但随着时间推移保护效力下降明显,专题同时报道了多种开发更强疫苗的研究思路.
最后是由叶嘉欢教授报告关于新冠抗原检测新进展,叶教授就国内外新冠抗原的检测方法和专家共识进行主题演讲.
最后由蔡庆贤教授进行总结,庆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艾滋病学术论坛
本专场以“面向基层,防艾治艾”为主题。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深圳三院)卢洪洲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王福祥教授主持会议。大会总共设置“十个专题报告”和“两个病例讨论”。
首先,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长江学者、深圳三院院长卢洪洲教授给大会致辞,提出基层医药学会传染病专委会应该以服务基层为主,提高基层医生的传染病救治能力,特别是对艾滋病及新冠肺炎等新发突发传染病处理能力。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应该提高创新能力,不断突破,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亚洲一流的高水平医院。
在“专题报告”环节,分别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的何浩岚教授和陈谐捷教授、深圳三院王辉教授、何云教授、曲久鑫教授、赵宇教授和王福祥教授、右江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吕建楠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陈娟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洪仲思教授给广大基层学员作了 《艾滋病成人抗病毒诊疗进展》、《耐药屏障的长板理论选择最优艾滋病药物》、《艾滋病母婴阻断》、 《HIV感染者的CVD风险管理》、《艾滋病合并真菌诊疗》、《艾滋病合并淋巴瘤诊疗》、《高灵敏检测技术助力艾滋病合并肝炎感染诊疗新进展》、《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基因型耐药检测及HIV-1 DNA定量在AIDS病程管理的应用》精彩的专题讲座,给专家和听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病例讨论”环节,来自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黄湛镰教授、深圳三院林元龙教授分别汇报了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病变的病例。这两个病例引出了艾滋病诊疗过程中的一些核心和热点问题。病例汇报结束后,来自深圳三院周泱教授、电白人民医院崔彦勇分别对这两个病例进行了精彩点评。
最后,王福祥教授对本次专题讲座进行了小结,他指出:此次会议内容实用,形式新颖,进一步提高和加深了基层医务人员关于艾滋病诊疗热点问题的认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结核病学术论坛
主要内容包括NTM诊疗指南的解读、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诊疗进展、结核病介入治疗进展、结核性脑膜炎诊疗进展、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关注特殊人群结核的规范化治疗、肺结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多重PCR检测技术的进展、病例专题讨论等内容,内容非常丰富和精彩,涵盖结核病相关内容。
专题讲座环节由东莞六院梁汉成教授、中山二院冯健华教授、番禺区慢性病防治站赖静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丁立教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张志军教授、清远市慢性病防治院周正华教授分别担任主持。
会议首先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水华教授分享了《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卢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临床与研究进展,让人收益匪浅;其后柳州市人民医院蒋忠胜教授为大家带来了《艾滋病合并结核诊疗新进展》,和大家分享了他的临床治疗思路和经验,给与会者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对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带来新的思考与提示;佛山四院张锡林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结核病介入治疗进展》,将大量结核病介入诊疗案例与大家分享,让与会者系统地了解到结核病介入诊疗的新进展和新技术;接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王仲元教授给大家带来了《结核性脑膜炎诊疗进展》,和大家分享了他的临床治疗思路和经验,为大家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治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见解,让人受益匪浅;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赖晓宇教授精彩讲解了《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表现》,与大家分享了大量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图片,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及临床经验进行分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邓国防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关注特殊人群肺结核的规范化治疗》,为大家打开了思路,让与会者受益良多。迈瑞临床应用部范冉为大家带来了《肺结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重要分享,对临床实际问题进行指导。最后由广州市胸科医院陈华教授为大家带来一例病例报告引发与会者深深思考与反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赖思敏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詹森林教授带来两个病例分享,引发了激烈讨论,各位专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用非常精炼的语言、独特的视角、独到的思路与大家探讨,点评精彩纷呈,好评如潮。
会议上,授课专家充分结合讲题内容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丰富诊治经验,分别对结核病各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客观全面的讲解与分享,主持的专家为大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各个部分的讲课内容,现场气氛活跃,学习氛围浓郁。
会议最后,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王福祥教授进行此次大会总结,感染科医师学会结核分会各成员积极交流分享,共同提升,规范和提高了结核病领域的诊治水平,促进了学会的发展,也指明了今后专委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极大鼓舞了从事感染结核的同道们,感染结核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整个过程学术氛围深厚,参会人员积极踊跃,达到了预期效果,将有助于加强学会与各医院间的合作交流,并协助各地结核病专业医师更加全面地掌握各种结核病病诊治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从而为各地结核病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