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世界哮喘日 | “消除差距,实现哮喘的同质管理”
发布日期: 2022-05-12 浏览次数:409


5·3世界哮喘日 

“消除差距,实现哮喘的同质管理”


2022年5月3日是第24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差距,实现哮喘的同质管理”。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是导致儿童就诊、急诊、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诊治延误,还可影响肺功能正常发育,导致伴随终身的不可逆肺功能损害,并增加成人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风险。哮喘的治疗应尽早开始,并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儿童过敏与哮喘学组和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共同建立了广东省儿童哮喘防治体系项目,在“消除差距,实现哮喘的同质管理”上不遗余力。


技术赋能,开展医护人员同质化,规范化培训

消除差距,实现哮喘的同质管理要先从医护人员的规范化和同质化开始,为此,学会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病历系统与课程相结合,利用智能化和标准化的病历系统(融畅智联开发的儿童哮喘管理云平台)在课中和课后反复训练和规范医生的临床思维,让受训者真正掌握专科诊疗技能。


从2020年至今,共开展了16 场线上培训课程,覆盖了省内近300家医院,培训了1000多名合格的哮喘标准化门诊的专业医护人员。为了让医护人员能够在临床中将规范化的诊疗思路得以运用,让患者得到规范的全病程管理,21年学会还在全省8个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顺德,惠州,湛江,汕头)开展了10场线下实战训练营,共培训了150多家医院的400多名医护人员。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线上培训班和实战训练营

线下培训班招生通知


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线上培训班专家进行讲课及讨论


儿童哮喘实战训练营线下培训班(深圳和汕头场)


工具赋能:借助儿童哮喘管理云平台实现哮喘患儿的全周期规范化管理

哮喘作为儿童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慢性过敏性疾病,除了需要缩小差距、得到医护人员同质化的治疗外,还应利用智能化的工具,实现疾病诊疗的全病程管理。


学会开发的儿童哮喘健康管理云平台以结构化标准化病历与患者管理小程序为核心和切入点,实现哮喘筛查、电子建档、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及共享,分别为医护及患者提供风险评估、规范诊治、精准个体行动、患者居家管理工具等全程便捷服务,打通院内与院外协作,将规范的诊疗技术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相结合,为患者提深度诊疗服务,实现了线上线下、院内院外的全病程管理模式。


目前广州南沙,深圳龙华,湛江廉江等不同城市和级别的医院也纷纷借助儿童哮喘管理云平台展开云筛查,共计回收了一万多份问卷,高效引流患者几百人前来确诊,在试点全周期规范化管理。


从患者角度来看,通过儿童哮喘管理云平台,实现从筛查、诊疗、护理、科普、居家管理等方面标准化和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同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让患者、家属、护士都参与到疾病管理当中来,使病人获得有计划且无缝式的照护,提高就医幸福感。


从医院角度来看,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病程管理分级诊疗体系,给医院提供完整的患者健康管理档案,提供全周期就医信息,助力实现精准化医疗服务,实现双向转诊、院前预防、院内服务与院外随访深度融合,帮助专科建立专病随访队列,实现哮喘同质化管理及医教研一体化。


患者在小程序上传的用药打卡、呼气峰流速等居家管理情况可在医护端实时查看与质控


体系赋能:建立由四级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组成的广东省儿童哮喘专病防治医联体

依托广东省儿童哮喘防治体系,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由四级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组成的同质化分级管理体系。截止目前,广东省儿童哮喘防治体系已完成70家标准化门诊的建设,另外75家也已进入创建阶段。在建设过程中,不少医院已探索出儿童哮喘专科护理门诊模式,通过护理衔接诊疗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目前全省已有100多家医院通过儿童哮喘健康管理云平台规范管理患者约3.5万人,患者管理率和控制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