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榜样引领,表彰2021年最美基层医生
发布日期: 2022-01-30 浏览次数:431

时代孕育榜样,榜样引领时代。2021年6月起,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在全省广泛开展“2021年最美基层医生”评选表彰活动。通过组织推荐、社会举荐、媒体举荐、专家评审,一批长期扎根基层一线、不忘初心、恪尽职守的优秀基层医生进入公众视野。

2021年12月25日,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第一届最美基层医生表彰活动圆满召开。此次表彰活动向社会宣扬心灵美、负责任、技术专的基层医师队伍的风范和形象,挖掘更多优秀的基层医生,进一步为全省基层医疗机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学习榜样事迹,弘扬榜样精神,汲取榜样力量。



会议公布了2021年“最美基层医师”评选结果,为“最美医师”获得者进行了现场表彰并颁发证书。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三级调研员刘乐斌、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会员部主管胡洪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陈汝福向受到表彰的医务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并共同为“最美基层医生”颁发奖杯。

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纷纷表示,要以“最美基层医生”为榜样,不断修医德、行仁术,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奋发有为,在健康中国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新阶段现代化卫生健康事业建设新征程中奋力谱写新的篇章。



第一届“最美基层医师”名单




叶锡银


男,东莞市南城医院外科主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委员。从医二十六年,围绕两个目标(一是普及健康知识让人少得病,二是提高专业技能精准治好病),一边在院长王三贵的带领下参与打造人类胆石博物馆,成为央视一套专题聚焦、全国关注的健康科普展馆。另一边,他总结出多项国内领先的诊疗技术,带领科室从临床、科研、科普、科教四轮驱动的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了全国知名的“胆石名科”,该科室获得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颁发的“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室”。在患者与同事看来,叶锡银视患者如亲人、把医院当作家,是技术好、理念好、人品好的“三好主任”,也是有口皆碑的“东莞好人”。




张晓亦


男,东莞市道滘医院内科三区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专委会常委。从事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甲减、痛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银屑病关节炎、血管炎、白塞病、炎性肠病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和内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治,特别擅长痛风及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和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并首先在东莞市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疼痛注射技术”新项目,更好地为广大关节炎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参与东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一项,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朱国炼


男,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微创介入专委会常委。扎根基层临床15年,是澄海区人民医院肿瘤微创康复治疗中心负责人。该中心成立后填补了汕头地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医疗空白,澄海区第一台肿瘤穿刺活检术、第一台PTCD术、第一台体腔热灌注化疗、第一台肿瘤射频消融、微博消融术、第一台HAIC术、第一台外周支架植入术等,也从这里诞生。仅成立2年,就实现近2000例肿瘤体外高频热疗、近6000例毫米波免疫治疗、微创介入手术300余台,通过邀请省部级肿瘤专家来院传帮带,真正让患者大病不出区,在家门口享有优质医疗服务。2018年获得院“十佳医师”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澄海区“先进医师”荣誉称号。



徐美玲


女,江门市人民医院,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从事重症医学救治工作11余年。曾主持院内新技术新项目《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血乳酸清除率联合床旁超声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意义》;主持的《血清线粒体DNA水平与重症感染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关系》及《外周灌注指数及氧代谢指标在脓毒症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分别获得2016年及2021年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立项。在2021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国基药粤健康”临床合理用药技能竞赛(江门赛区)获得团体二等奖及个人三等奖。



黎丽娴


女,南沙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委会常委。工作十余年,兢兢业业,品德高尚,真诚对待患者。主持市区级课题2项,参与省级课题一项,发表相关论文4篇,获得荣誉。2013年获得南山区中医院优秀员工称号;2015年12月获第十届广东省优秀科普作品“文章类”一等奖;2017年、2018年获广州市南沙区中医院优秀党员称号;2021年获南沙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陈新妹


女,英德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委会常委。在自己不断努力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院病理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人手及高年资医师严重欠缺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发展业务,极大方便患者就医并节省了医疗资源,对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也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在省级、国家级和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的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二项,其中一项获得2007年度清远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获得英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另一项获得2018年度清远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曾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科主任、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曹兴海


男,湛江岭南医院院长,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创伤救治专委会副主委。从医二十九年,始终坚持高精准治疗院长,以解除患者痛苦为己任。以“大专科、小综合”为发展理念,突出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骨科及骨科功能康复,2019年带领骨科团队在湛江地区率先引进开展全可视脊柱内镜下脊柱减压融合技术,提高了岭南医院乃至粤西的骨科诊疗水平。并成功开展了肩肘髋膝踝关节镜微创手术、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手术,应用关节镜治疗肩、肘、髋、膝、踝等关节内韧带、创骨损伤的技术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吸引了大批患者慕名前来就医,让先进的骨科技术造福湛江百姓。被评为2018年湛江好医生,2021年湛江市优秀共产党员。



占朝澎


男,徐闻县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骨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创伤救治专委会委员。二十八年来共收治2万多例骨科病人,完成骨科手术近8000多例。他自2005年开始率先在本县引进开展髓内钉固定四肢骨折、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骨折、骨肿瘤切除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全髋关节置换等多项新技术。2014年《小切口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获得首届粤西地区骨科手术比赛优秀奖,2019年获得湛江市“好医生”称号。






李智锋


男,佛冈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放射专委会常委。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的方式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等,并带领放射科团队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医院空白。主持清远市科技局项目一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七篇。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医务工作者。





郭辉


男,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泌尿外科加速康复专委会副主委。2018年被评为医院“十佳医生”,多次被医院评为“医德高尚医务工作者”,2020年被评为“南粤好医生”,2021年被评为“岭南名医”。擅长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肾上腺疾病的诊治,精通泌尿外科各种微创手术;经尿道前列腺剜除,膀胱肿物电切,输尿管镜,精囊镜,经皮肾镜、腹腔镜等手术。




钱芳


女,主任医师,现任惠东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学科带头人、妇科主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常委。从医三十年,一直扎根妇产科临床一线。2009年底,她结合自身技术专长在惠东县推广经阴道手术、新式剖宫产手术等先进技术;2012年,在惠东县成功完成首例妇科腔镜微创手术,填补多项妇科治疗技术空白。在她的带领下,妇科医师队伍不断壮大,妇科诊疗水平不断提高,真正改变以往重病、难病只能送上级医院的历史,实现“基层病能基层治”,受到社会和患者的广泛好评。




李健生


男,鹤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下尿路疾病专委会委员。从事医疗工作十五年来,对待工作乐于奉献,精益求精。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的帮助下,不断突破各项诊疗技术壁垒,已能独立完成泌尿男科大部分三级与四级手术,率先在鹤山市人民医院开展多项新技术,尽可能做到让90%的病患能在家门口得到好的救治,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黄健主委引领下的U医行,协助在鹤山举办--鹤山市关爱男性健康“前列腺癌”筛查活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得到患者及同行的广泛好评。




余志国


男,清新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常委。从医20余年,一直扎根基层,致力于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诊治并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填补了清新区多项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空白。2019年参与医院胸痛中心筹备、建设及担任医疗总监并顺利通过广东省省级胸痛中心认证。多次获得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职业道德考评优秀称号及医疗工作突出贡献奖。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




黄李燕


女,徐闻县妇幼保健院,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超声诊疗专委会委员。以基层妇女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扎根基层妇幼机构十六年,以产前超声筛查、下乡督导宣教为重要工作内容,积极响应国家十大民生实事中出生缺陷防控这一重要举措,承担各乡镇卫生院出生缺陷超声筛查培训教学任务。在省级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三篇。2019年1月至今担任徐闻县出生缺陷防控项目工作组主要成员;2020年获单位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获徐闻县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手称号。




柯妍


女,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任、第四党支部书记,宝安区政协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社区健康管理专委会(湾区)委员。2017年作为宝安区高层次人才引进沙井人民医院,来院后带领妇科团队开展了“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单孔腹腔镜手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等高难度手术,改变了既往区域内同类患者转院治疗的状况。完善学科亚专科建设,获得了国家级PAC基地及省级宫颈癌防治基地等项目。2018年9月带领科室获批“宝安区重点专科”,2018年12月获得“宝安区卫健局十佳医生”、2019年度“宝安区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三甲评审先进集体”等荣誉。



黄洁文


男,连平县人民医院内二区主任、医务科副主任、院感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消化及消化内镜专委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消化系统各类疾病规范化诊疗、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各类病毒性肝炎等规范化诊疗、癌痛规范化诊疗等。2017年7月获河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颁发“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竞赛项目个人二等奖,授予“全市卫生应急技术标兵”称号。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表现突出,接诊河源市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成功抗击疫情并实现全院医护人员“零感染”目标,2020年10月获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河源市第二批“河源好人”,2021年6月获中国共产党河源市委员会授予“河源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铂


男,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肿瘤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专委会副秘书长。自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工作,十余年如一日长期备班,从事急诊介入治疗,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在2020年疫情初启阶段,战斗在疫情一线,并收治了番禺区首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自加入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专委会以来,一直在推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工作,成立院肝癌多学科综合诊治(MDT)小组,并担任副组长。在2021年主办两次肝癌MDT大会,并承办2021年“肝癌防治体系推进项目-番禺何贤纪念医院行”等会议。




邓思然


男,怀集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兼大骨科主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科修复重建专委会副主委。从事骨科临床一线工作三十二年,诊治病人二十余万,主刀手术一万余台,培养职称副主任医师以上徒弟十二名,为单位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发表或交流省级以上论文二十余篇,得到社会和同行肯定。层获得怀集县第三批拔尖人才、肇庆市优秀人才、广东省基层医院优秀医师等称号,政协肇庆市九届、十届委员。



游志勇


男,河源市紫金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微创泌尿肿瘤学专委会副主委。扎根基层20年如一日,热爱党的卫生事业。2013年以前,紫金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微创技术还是一片空白,担任学科带头人后,积极开展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腹腔镜等新技术、新项目。微创技术由无到有,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短短几年时间,泌尿外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都达到河源市领先水平,目前已完成泌尿微创手术5000多例。率先在河源市内开展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和输尿管软镜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填补了河源市该项技术的空白,显著提升河源市泌尿外科微创技术水平。承担研究完成两个河源市市级课题,发表国家级论文4篇,被评为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




荆克杰


男,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医院主治医师,疝和腹壁外科专委会委员。2020年南方疝论坛第三届腔镜达人现场赛中荣获打结高手称号;2021年南方疝论坛第四届腔镜达人现场赛中荣获打结能手、缝合高手称号。专长胃肠、肝胆、甲乳等各类普外科疾病,并熟悉多种腔镜微创手术(阑尾炎、胆囊炎、胆管结石、腹壁疝、甲状腺、胃肠道疾患)。自2016年至今,主刀完成急诊阑尾炎200余例,其中不乏后位阑尾、包裹性阑尾炎、腹茧征等疑难情况。主刀完成腔镜胆囊手术20余例,主刀完成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50余例,主刀完成腹股沟疝手术(TAPP方式)约120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