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委会承办的“肺粤基层,精准同行——肺癌精准治疗系列研讨会广州场”在广州粤海喜来登酒店成功举行。大会邀请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郑燕芳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同时,也邀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展洪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汪斌超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杨士芳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杨爽教授分享学术内容。特邀讨论嘉宾团包括广东省人民医院谢松喜教授、陈兢兢教授、江本元教授、唐勇教授、郑明英教授、张升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瑞教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梁继珍教授、王秀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董敏教授。多位专家齐聚一堂,一道探寻“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共同探讨“肺癌精准靶向治疗的经验与方法”,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本次会议分为两个专场,分别是“长获益,长生存——免疫专场”以及“精准治愈——靶向专场”。会议伊始,由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郑燕芳教授主持并发表开场致辞。
大会上半场——“长获益,长生存——免疫专场”。首先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陈展洪教授分享了“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陈教授指出:PD-L1联合EP方案,是目前各大指南推荐的ES-SCLC一线治疗策略。免疫治疗继续深耕优化的同时,抗血管生成、biTE等方案也正在进行尝试,而未来分子分型的不断深入研究,有望为SCLC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随后,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汪斌超教授分享了“NSCLC一线免疫单药治疗新格局”这一讲题,汪教授表示:随着PD-L1表达的升高,免疫治疗的获益更加显著,PD-L1成为了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标记物。同时,IMpower110研究也开启免疫单药治疗的新格局,NCCN指南和ESMO指南一致推荐阿替利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紧接着,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郑燕芳教授,主讲嘉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展洪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汪斌超教授以及特邀嘉宾广东省人民医院谢松喜教授、陈兢兢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瑞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董敏教授等专家们就两位主讲嘉宾分享的“小细胞肺癌治疗最新进展、NSCLC一线免疫单药治疗新格局”两个主题进行激烈的讨论延伸以及经验分享,可谓是热火朝天,对免疫治疗的临床处理进行了更深层的探索。
会议上半场在众多专家的讨论声中结束,会议由此进入了下半场——“精准治愈——靶向专场”。
首先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杨士芳教授分享了“奥希替尼的研究历程以及FLAURA与AENEAS研究比较”这一主题,杨教授指出:奥希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NSCLC,创造EGFR-TKI单药使用OS 38.6个月的最长纪录,其研究数据先后5次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并受到各大权威指南一致推荐。同时,杨教授通过各项治疗数据,由浅入深地解读对比了FLAURA研究与AENEAS研究的相关成果。
最后,来自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杨爽教授分享了“一例靶向治疗病例”,杨教授对患者既往的诊疗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各线治疗所用方法以及考虑点,也给参会的专家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考。
针对以上两个讲题,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唐勇教授、郑明英教授、张升教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梁继珍教授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就“肺癌靶向治疗”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的思维碰撞。
会议末尾,大会主席周清教授、郑燕芳教授对本次大会作总结展望。两位教授表示:感谢四位讲课嘉宾为大家带来了最新的指南解读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同时也感谢诸位特邀嘉宾“各抒已见,百家争鸣”,相信本次会议能够为参会的专家提供一些不同的临床启示,也期待未来肺癌治疗领域更多的研究数据披露,给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为更多的患者带去生存获益。
至此,本次会议圆满落幕!本次会议内容丰富,会议质量得到了众多临床医生的肯定。肺癌治疗仍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的路上,本次会议圆满结束,但是为临床专家提供交流平台、推动肺癌科学诊疗没有终点,我们也将和临床专家一起,为推动肺癌的精准化治疗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