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肺癌专委会“肺粤基层,精准同行”——肺癌精准治疗研讨沙龙9月24日专场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 2021-09-30 浏览次数:365


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委会承办的“肺粤基层,精准同行——肺癌精准治疗研讨会”于2021年9月24日晚以线上会的形式顺利召开,来自广东省内多家医院的专家教授相聚线上,共同探讨“肺癌精准靶向治疗”。


本次会议聚焦“晚期EGFRm阳性患者一线治疗,耐药策略以及ASCO最新指南新辅助治疗的进展”等主题。大会邀请了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雄文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同时,也邀请了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林立平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柴小姝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维教授分享学术内容。特邀讨论嘉宾团包括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黄福喜教授、刘春齐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薛兴阳教授、广东省中医院河文峰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佳殷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孟莹教授。多位专家荟聚云端,共同探讨NSCLC的创新诊治,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首先由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王雄文教授进行开场致词,王教授首先对与会的各位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同时对于肺癌专委会提供的交流平台表示感谢,并且表示十分期待三位讲者通过各自的讲题内容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临床思路,进一步推动肺癌精准化治疗。



讲题一,来自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的林立平教授分享了“晚期EGFRm阳性NSCLC治疗ASCO新进展”,林教授指出:奥希替尼仍在EGFR突变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中具有显著PFS及OS获益的EGFR-TKI,且耐受性良好,奥希替尼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期待未来更多数据的披露,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



随后广东省中医院的河文峰教授、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的黄福喜教授就林教授根据自身临床经验,针对“晚期NSCLC患者且EGFR突变阳性应该如何排兵布阵才能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生存获益?”展开了讨论。其中黄福喜教授表示,奥希替尼在EGFR突变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中获得PFS及OS统计学显著获益,一线临床证据充足,但根据不同突变位点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也很重要,在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紧接着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的柴小姝教授以“EGFR突变阳性耐药策略”为主题展开介绍。柴小姝教授表示:在新药背景下,围绕奥希替尼耐药机制及处理已成为研究热点,明确耐药机制是探寻耐药应对策略的基础;同时靶向治疗耐药后免疫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数据也即将披露,或许可以给靶向治疗耐药提供新的选择。



接下由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佳殷教授以及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孟莹教授就柴教授的分享内容发表了个人观点。



第三个讲题,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徐维教授带来内容:2021 ASCO肺癌靶向治疗新进展。首先关于术后辅助,ADAURA研究数据亮眼,EGFR突变的II-IIIA期NSCLC患者接受奥希替尼术后辅助治疗可降低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83%;免疫的各研究也都在陆陆续续进行中;其次关于新辅助,可切除II-IIIB期EGFR突变NSCLC接受奥希替尼新辅助治疗疗效是可期的,并且安全可行。



紧接着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薛兴阳教授和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的刘春齐教授对徐维教授分享的最新指南内容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薛兴阳教授指出IB-IIIA期跨度很大,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论,IB期复发风险不高,需要和患者沟通后再确定是否需要靶向药治疗,IIIA期患者则可采用化疗放疗加靶向药治疗的组合方案;刘春齐教授补充到,针对IB期患者会慎重选择治疗方案,II-IIIA期患者直接采用靶向药治疗得到的效果也很可观。



至此,本次“肺粤基层,精准同行”线上专家研讨会也已经接近尾声,最后会议主席王雄文教授对本次大会作总结回顾。王教授表示各位专家各抒己见,为大家带来了最新的指南解读以及临床实践经验,相信本次会议能够为与会的专家提供一些不同的临床启示,也期待未来肺癌治疗领域更多的研究数据披露,给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为更多的患者带去生存获益。本次会议圆满结束,感谢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委会为本次会议提供专家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