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26日,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第一届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2021学术年会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学术报告厅胜利召开!会议主题“强化基层康复,助力健康中国”,深入贯彻 “十四五”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战略位置,提升基层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服务水平。
本次会议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由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广州市番禺区康复研究所、广州市番禺区医学会康复分会承办,由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协办。
得益于政府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趋于稳定。在广大学员和工作人员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我们积极创新,谋求发展,顺利推进本次会议的召开。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康复发展前沿、基础理论、中西医康复新技术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大会邀请了几十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授课,现场设有主会场及神经康复专场、疼痛康复专场、骨科康复专场、盆底康复及社区康复专场、康复论坛、冲击波专场7个会场。吸引了来自省内参会人员达二百余人,为各界康复从业者提供一个共同讨论、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开幕式
开幕式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第一届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番禺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黄臻教授担任主持。首先,她对到会的各级领导、专家教授、全体委员与学员们表达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随后介绍了专委会组织架构,阐述了专委会宗旨:团结、交流、传承、创新、发展。黄臻主委隆重介绍了到场的领导和嘉宾,并邀请相关领导与嘉宾致辞。
首先致词的领导是番禺区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番禺区中心医院陈汉威副院长。陈副院长代表院方感谢到场的各级领导、专家与学员们,并向各位来宾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和历史,他表示黄臻主任牵头成立的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是医院第一个省级医学会的主委单位,作为医院将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康复医学科的发展和建设。陈副院长衷心希望康复医学科能利用这个省级学会的平台,加强与同行们的交流与学习,推动番禺区基层康复诊疗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服务番禺地区人民。
接着致辞的领导是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副会长苏波,副会长苏波教授首先对远道而来的专家们、学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苏教授同时指出:中西医结合康复专委会的发展,将对推动我省基层医疗机构康复诊疗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有着很大的帮助。专委会以“团结一致、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合作共赢”作为专委会的核心价值观,以“搭建平台、集中资源、帮扶基层、壮大基层”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合作、技术帮扶等各种方式,将优质的诊疗资源与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入基层,有效协助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地发展。
下一位致辞的专家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机构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质量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康复医学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资深主任张鸣生教授,张教授讲述了广东省康复事业的发展历程,强调中西医结合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的重要性。同时对黄臻主委带领下的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分会举办的学术会议有着极大的展望,希望能借此机会推动基层康复发展,为基层提供技术扶持,最后张鸣生教授表示愿我们与大家一道,携手并进,共谋发展。
最后致辞的专家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许能贵教授。许能贵教授首先对会议的如期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许校长表示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大好环境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委会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很好的助推基层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为基层康复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开幕式后,主会场名家讲坛第一节马上开始,六位专家教授为现场参会者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演讲。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许能贵教授带来了主题为《针刺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脑功能可塑性的研究》的精彩演讲,为我们介绍了他的科研团队多年来在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建立新型的吞咽障碍模型,结合前沿的神经生物学和神经影像学技术,进一步深入探究针刺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机制的科研思路和方向。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机构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质量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康复医学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资深主任张鸣生教授带来了主题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康复评估与治疗探讨》的精彩演讲,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指出了慢阻肺的流行病学及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我们介绍了COPD的康复评估以及常用的呼吸困难评估量表,如Borg量表,并提出从饮食、不良习惯以及运动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
中国科学院人机智能协同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会长,深圳市高层次(国家级)领军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A类)孔雀人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长李光林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主题为《AI-赋能医工结合:医学人工智能与智能康复技术研究进展》的精彩演讲,首先介绍了AI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接着介绍现代的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如磁驱动智能微型机器人的机制、优点。而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康复方面,介绍了多功能智能假肢,并提出可通过人工智能对腰背痛的预测治疗疗效,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岭南医院康复科主任胡昔权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主题为《认知障碍的规范化评估与创新性干预》的精彩演讲,系统地介绍了认知障碍的概念,并针对认知障碍提出了规范化评估,从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方面进行评定;指出认知康复的瓶颈以及认知干预现状,并提出认知训练新技术(如VR技术)、运动训练、无创性脑刺激和丰富环境等创新性干预手段。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会长,广东国防教育全民健康医疗专家委员会会长,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罗凛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主题为《疼痛的机理与疼痛的治疗方法选择》的精彩演讲,向我们介绍了疼痛的分类,以及对缓解疼痛的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从西医方面,介绍了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微创技术;从中医方面介绍了电针、艾灸、温针灸、浮针、电热针、小针刀以及推拿等多种方法。同时还指导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来缓解疼痛,并提出“治疗也同样如此,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杀鸡焉能用牛刀”的观点。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黄臻教授带来了主题为《体外冲击波在卒中后肢体痉挛中的临床应用》的精彩演讲,介绍了卒中后痉挛的分类、自然病程、表现模式以及对患者的影响,提出对于痉挛的精准评估以及精准治疗,并针对痉挛治疗方法中的体外冲击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介绍了冲击波的定义、生物效应、适应症,以及冲击波对卒中后痉挛的详细治疗方法,包括能量、强度、频率以及涉及相关肌群的解剖定位,并提出从“面”到“点”进行冲击,将发散式冲击波与聚焦式冲击波结合起来运用,效果更佳。由此推测,冲击波这种安全有效的非浸入式治疗方法是有可能可以代替传统方法的新型治疗技术。
神经康复专场
王俊教授讲授《运动治疗在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分享》
罗子芮教授讲授《吞咽障碍伴气管切开的康复策略》
黄旭明教授讲授《冻结步态-附1例病例诊治分享》
王小寅教授讲授《昏迷的评估与针灸促醒治疗》
谢祖艺教授讲授《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招少枫教授讲授《帕金森患者的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
胡荣亮教授讲授《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康复》
钟琪主任讲授《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物理因子治疗进展》
骨科康复专场
马超教授讲授《肩关节软组织源性疼痛诊疗》
周光辉教授讲授《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进展》
刘刚教授讲授《运动功能评估的研究及临床实践》
张光明教授讲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王志军教授讲授《等速运动训练在创伤性膝关节僵硬康复中的应用》
钟陶副主任讲授《血友病性关节病的评估及康复治疗》
眭明红教授讲授《可视化注射治疗在骨科康复中的运用》
屈菲副主任中医师讲授《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
疼痛康复专场
陈金生教授讲授《PRP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丁建江教授讲授《拔针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运用》
郭友华教授讲授《肩关节复合体,想说爱你不容易》
黄希照教授讲授《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治疗——妈妈手诊疗心得》
闵瑜副主任讲授《基于筋膜链的足底筋膜炎诊疗思路》
曾顺军教授讲授《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
陈福初教授讲授《李氏脉息术与应用》
实操教学现场
盆底康复专场
陈尚杰教授讲授《功能性磁刺激在盆底康复应用》
文希教授讲授《长针治疗在神经源膀胱及神经源性直肠中的应用》
谭碧东主管技师讲授《压力性尿失禁的盆底康复治疗》
赵仲和教授线上讲授《老年康复心理及管理》
万新炉教授讲授《康复质量管理与医院评审》
邓爱文教授《基于社区养老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探讨》
26日康复论坛专场
潘翠环教授讲授《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
刘红教授讲授《颊针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刘红教授现场实操教学
冲击波专场
黄振俊教授讲授《冲击波在肌骨疼痛中的应用》
郭凯锋副主任技师讲授《冲击波理论与实操》
郭凯锋副主任技师、杨文技师现场实操教学
此次会议使大家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带给参会者一场又一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学术盛宴。参会者会后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年会了解到康复发展前沿,学习到基层适宜康复技术,受益匪浅,希望明年再相聚!最后,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地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