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内镜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耳鼻咽喉学术会议圆满成功
发布日期: 2021-08-20 浏览次数:387

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主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协办的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内镜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耳鼻咽喉学术会议于2021年8月8日在深圳市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顺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邓启文院长致欢迎辞


受疫情影响,本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模式进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陈汝福、华科协和深圳医院院长邓启文、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聂国辉、主委杨海弟、秘书长熊浩、部分深圳市副主委代表共同齐聚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参与专委会成立大会。学会财务副部长盘学芳线上主持本次会议。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陈汝福教授致辞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陈汝福教授在致辞中大体介绍了学会发展历程,同时也对专委会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几点希望。我们相信,专委会在总会的支持下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专委会拟任主委(杨海弟)教授上台作筹备报告


随后专委会拟任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杨海弟教授上台作筹备报告;为专委会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次会议通过手机投票小程序发放选票187张,回收选票187张,票选出学会主任委员杨海弟教授、秘书长熊浩教授以及来自全省各市共计28位副主任委员。


专委会推选出来自全省各市副主任委员


最后,深圳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委聂国辉教授及新任主委杨海弟教授分别致辞,共同对专委会与基层医院合作做出美好规划。


深圳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委聂国辉教授致辞


主任委员杨海弟教授致辞

 

学会成立大会结束后,我们举行了线上学术会议。学术会议主要包括“临床大咖授课”及“基层医生如何做科研--硕博士论坛”两大板块,会议邀请了国内耳鼻喉科大咖及核心杂志编委从不同角度向基层医生授业解惑,同步在线人数将近4000人次。


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黄晓明教授讲述了机器人头颈肿瘤手术的运用,陈穗俊教授讲授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杨海弟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授了一门医师的成长过程和科研心得;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熊观霞教授讲述了新型骨导助听设备BAHA-Attract的临床经验,雷文斌教授讲述了咽喉微创诊疗策略,左可军教授讲述了如何做好慢性鼻窦炎的第一次手术,李健教授讲述了额窦区域精细解剖及手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张革化教授讲述了如何通过额窦解剖的辨析提高鼻窦手术的疗效,杨钦泰教授讲述了内镜手术的发展趋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李湘平教授讲述了咽喉返流与嗓音疾病;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樊韵平教授讲授了药物性鼻炎的诊治经验;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的李烁主任讲述了无插管麻醉技术在嗓音显微外科中的应用。


学术会议—“临床大咖授课”板块


随后进行的是“基层医生如何做科研--硕博士论坛”板块,来自《实用医学》杂志的吴淑金老师为大家分析了耳鼻咽喉专科国内外期刊,讲解论文投稿技巧;来自《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的赵黎明老师讲解了其审稿论文的案例分析;来自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李亮老师讲述了基于类器官和动物模型的新型感染与免疫靶点研究;来自东南大学的柴人杰教授讲述了通过基因治疗协同调控多个基因促进内耳干细胞再生毛细胞的研究;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学院的黄羽张教授讲授了听力下降与老年认知障碍以及痴呆报告:约翰霍普金斯巴尔的摩纵向研究综述以及中国疾控中心听力认知列队研究项目进展。


基层医生如何做科研--硕博士论坛板块

 

至此,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内镜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耳鼻咽喉学术会议圆满结束。此次专委会的成立为广东省基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内镜的发展搭建平台,也为全省同道奉上一场学术盛宴。我们期待随着专委会工作的开展,为广东省耳鼻咽喉头颈内镜不断发展壮大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