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肺癌专委会顺利举办第二届《基层MDT病例会诊》活动
发布日期: 2021-08-09 浏览次数:364

由于广州市区疫情突发,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和遵守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广东基层医药学会肺癌委员会进行了第二场线上平台的会诊活动《基层MDT病例会诊》,此次活动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委员会举办。


为了更好地针对疑难复杂的病例得到充分的讨论提供了机会,也更是为病人获得更全面的治疗手段,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医疗水平的目的。本次《基层MDT病例会诊》是系列活动,第二场邀请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大任教授、张海波教授作为大会主持,MDT讨论团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黄文瑾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柯尊富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来昱教授。同时也邀请了粤北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康宁老师和江门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吴庭安教授进行病例分享。此次MDT会诊得到了充分激烈的讨论,权衡了很多治疗手段利弊。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大任教授做会议主持致辞


介绍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媛媛教授分享《极致精准 更长生存—ROS1阳性mNSCLC的全程管理优化治疗策略》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媛媛教授做会议讲题分享


赵教授分享了ROS1一线和进展后治疗策略的研究数据

 

接着进入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就ROS1目前的诊疗和耐药进行了充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ROS1阳性的mNSCLC用克唑替尼无论PFS还是OS都非常好;克唑替尼耐药后根据病人进展模式,快速、多发进展的可以换二代、三代药物克服耐药,单发、寡进展的可以局部治疗加克唑替尼联合治疗。在病人耐受的前提下,把药物疗效发挥到极致。



接下来进入病例会诊环节,粤北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康宁老师分享了一例多线治疗的肺腺癌病例,详细讲解了患者既往治疗的方案,以及疗效评价,基因检测报告变化等。


粤北人民医院康宁老师做病例分享


最后,MDT专家团做病例讨论。林大任教授首先针对病例病理,柯尊富教授表示PCR检测的确会漏了一些未知的少见融合类型。黄文瑾教授认为可以针对骨转移病灶进行局部的放疗,延缓骨转移的发展和缓解病人骨痛症状。刘来昱教授认为骨转移可以用地舒单抗代替双膦酸盐药物治疗。赵媛媛教授认为脑膜转移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和脑脊液检查来判断,全脑放疗或许可以延后。对于奥西耐药的情况可以加量联合安维汀。

 

由张海波教授主持,江门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吴庭安教授进行病例分享,详细讲解了患者既往治疗的方案,以及目前治疗困境:患者全面进展,状态较差等。


江门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吴庭安教授进行病例分享


张海波主任引导专家进入最后一个环节的讨论

 

张海波主任总结了该病例,并请专家团的教授进行点评和提建议。大家一致认为:EGFR耐药后出现ROS1阳性的病例遇到的不多,但这个病例非常有意思,克唑替尼属于三线治疗PFS都有15个月,进一步证实了克唑替尼在ROS1阳性的疗效。对于克唑替尼治疗后,这个病人做的是血的NGS,所以也有可能是标本的问题,导致NGS报告ROS1消失了。下一步最好做个脑脊液/组织的检测,看耐药机制,可以根据看下一步治疗。

 

主席总结


此次会诊MDT讨论的内容精彩,热情高涨并积极参与线上讨论,表示此次线上交流内容精彩、病例质量十分好,要学习和消化并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要点颇多,而且正是由于平台的搭建,可以有利于多学科跨医院学习,特别有利于平时难以得到治疗需求的基层疑难病例,建议多采用这种会诊MDT形式进行交流,更广泛地将各位专家联动带给最需要的基层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