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围产专委会第二期“防治地贫,健康孕育”世界地贫日主题宣传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21-05-21 浏览次数:387

2021年5月8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围产专业委员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联合举办的第二期“防治地贫,健康孕育”世界地贫日主题宣传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采用了在网络平台授课及线上解疑双向交流的形式,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围产专业委员会主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主任何志晖教授带来专题讲座及线上答疑,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孕产妇、育龄妇女、妇产科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此次活动。


2021年5月8日,是第28个“世界地贫日”。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又称海洋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的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据中国地贫蓝皮书报告,我国地贫患病现有30万人,每年还以10%的速度增长,甚至还有高达3000万的隐性基因携带者。地中海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人类单基因病之一,是中国南方地区高发的一种遗传病,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力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就加强地贫防控和出生缺陷防治制定了系列政策制度,地贫防控试点项目、地贫患儿救助项目和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等在各省落地实施。此次直播课围绕“防治地贫,健康孕育”主题,旨在倡导全社会行动起来,从认知开始,从你我做起,全面加强地贫防治,让每个新生命健康孕育,让每个儿童健康成长。



何志晖教授在《地中海贫血的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中从地中海贫血的分型、遗传方式、产前筛查方案、产前诊断等方面对地中海贫血相关知识进行科普。何教授强调地中海贫血难治可防,防治地中海贫血需采取婚前孕前预防、产前预防和地贫患儿早诊早治的三级预防策略。目前在地贫高发地区开展婚前孕前以及产前地贫筛查、诊断和干预,从而提高孕育健康新生儿的几率,是防控地贫最有效的措施。科学的认知、预防及治疗地贫对优化生育,提高人口质量、健康中国的建设起到重要意义。

 

通过此次“防治地贫,健康孕育”世界地贫日主题宣传活动,为广大群众普及了全面、科学的地贫知识,同时也提高大众对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病的认知及自觉接受地贫干预服务的意识,消除对地贫基因携带者和患者的歧视;普及婚检及孕检知识,形成优生优育、关爱地贫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共建共享防控策略和工作方针,宣传地贫三级预防措施,引导公众强化个人健康意识和责任,科学认知地贫,有效防控地贫,对提高人口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让社会各界更多的人们关注到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形成地中海贫血防控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一己之力!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