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精准医学专委会主办,南方医院精准医学中心承办的首期《病原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实践应用》学习班暨感染病例交流沙龙会于4月21日下午成功举办。学习班采用线上联合线下同步开展,吸引了多家基层医院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在线学习,线上观看人数超2000人次。
南方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张军一副主任在开课前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了南方医院精准医学中心转化平台的整体情况,表示中心是以临床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致力于帮助广大医师、医学生解决临床需求,为临床服务,助力医院提高综合诊疗水平。同时,对中心在协助临床前沿项目引进、应用推广工作寄予厚望。
主题:《精准医学转化平台简介》
随后,由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周浩副主任医师以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取样、测序、结果解读等一些实际应用及操作规范为出发点,为大家讲解如何解读mNGS报告,破解重点和难点。
周浩医师从微生物培养方面指出,传统微生物培养方式存在非定向微生物检测难度大、检测数量少的局限性;利用生动的比喻引出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等新技术对微生物认知的重要性和准确性。同时,为大家深入分析“感染病原体”、“非病原体基因组(人)”、“常见定植菌”、“试剂盒常见背景菌”、“环境/实验室污染背景菌”等组成数据在报告中如何解读。
主题:《如何解读mNGS报告?破解重点与难点》
学习了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实际应用及操作的基础知识后,分别由南方医院脊柱骨科史家玮主治医师、南方医院感染内科陆艾丽主治医师分享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诊断医疗的若干病例。
史家玮医师结合典型脊柱感染病例,以统计数据为支撑指出,在过去传统检测认识中脊柱感染的病灶里结核占90%。而经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测序后发现,脊柱感染的病灶里结核占30%~40%。通过史家玮医师的数据显示,应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可令60%~70%的病人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过程中药物对肝脏功能的损害和减少患者心理压力。
主题:《基于高通量测序脊柱感染的精准诊断》
而陆艾丽医师的分享中通过三个典型感染病例,分别对传统检测技术和新技术对治疗的辅助效果作出了对比。在这些病例中无论是经典还是潮流技术都发挥着它们的自身优势特点。陆艾丽医师总结表示:“通过病例可以发现无论是PET、NGS还是经典的培养、病理都是辅助检查、辅助医生做临床工作的,医生面对繁多的检查要有自己的临床思维和判断。”
主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技术”VS“金标准”》
在病例分享结束后由陈金军教授对史家玮医师和陆艾丽医师的病例分享作出了点评,陈金军教授在点评中表示在实际应用中要对新技术抱有非常感兴趣的心态,通过新手段可以发现被忽视的病原体。
点评嘉宾:陈金军教授
在陈金军教授点评后由现场主讲医师及点评教授逐一解答现场及线上医师、医学生提出的疑问。
课程的最后吴炳义主任对在座各位医师、医学生对新技术的热忱和渴望的态度表示了高度肯定,并希望中心无偿提供的数据支持能够协助广大医师、医学生做好科研。同时,对中心能够以医生需求为中心引进提供更多前沿的新技术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大会主席:南方医院精准医学中心主任 吴炳义
现场参课的医师及医学生除了能够与现场嘉宾面对面交流,还解锁了课程彩蛋环节——实验室参观。
获取更多关于
病原体资讯
请关注
南方医院精准医学中心
联系方式:020-6278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