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随之而来的是医疗环境沉重负担、就诊流程的变化,给慢性疾病患者带来的可能是复诊周期不规律、疾病控制不良、护理不当等情况出现。为了促进疫情下基层医疗环境的规范化,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治水平和慢性病的科学化管理,达到“强基层、惠群众”的最终目的。广东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主办、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办,于2020年4月21日在线上举办“羊城1+N神经科基层医师论坛”线上学术活动。此次论坛邀请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刘军教授,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郑晓辉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廖旺博士、雷鸣博士、彭素丹博士、方文丽医生、陈婉如医生,线上参与的专家及基层医生达到100多名。
疫情影响,许多养老院、日间护理中心等养老机构均封闭管理,不对外开放,进而导致部分认知障碍、需康复护理的老年人面临着照护、药物等严峻问题。刘军教授根据疫情以及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情况,讲授了疫情下的“认知障碍管理”,主要从如何判别老年人认知障碍情况、进行认知障碍管理的原因、如何进行认知障碍患者管理、医疗及照护等方面向基层医生进行系统传授,并列举一些国内外认知障碍管理的案例。此内容扩展基层医生病种及诊疗知识面,提升真实水平,规范对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及指导家庭照护等,提高认知障碍患者生活质量,较好为老年人服务。
郑晓辉主任根据社区患者就诊情况,讲授社区常见的疾病“血脂异常的指南解读”,主要是从血脂异常的基础理论知识、诊断流程、治疗、复诊指标观察及药物调节等,并且着重讲述疫情情况下基层医生如何应对血脂异常患者管理,以及分享几个血管异常患者病例管理的分享。血脂异常是中老年常见疾病、是基层医生常见疾病,对医生和患者的规范化管理能提高治疗水平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给群众带来更好的医疗质量。
陈婉如医生根据中老年常见、高发的慢性疾病,分享了“脑卒中的血压管理”等相关诊疗知识,讲述脑卒中出现高血压的因、过程、果,并且针对每个阶段的诊治过程、如何规范化管理脑卒中患者高血压、高血压就诊及药物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述,提高基层医生对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诊治水平,提升高血压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减少脑卒中患者的并发或再发的几率。
最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廖旺博士、雷鸣博士、彭素丹博士、方文丽医生、陈婉如医生进行一场小型的线上学术讨论,内容是关于“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规范化诊疗的流程”进行一系列讨论,主要从基层医生如何识别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患者就诊后相关诊疗、静脉溶栓等特殊治疗的启动、构建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快速转诊绿色通道以及患者预后康复管理等问题进行讨论分享。此讨论能从一线医生的临床出发,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基层医生脑卒中规范化诊治流程,提升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及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预后,更好的帮助基层医生及规范科学化基层医疗环境。
本次学术会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反响良好,高效便利,能更加直观明了给基层医生带来“干货”,减轻基层医疗的负担,收到许多基层医生的好评与支持。刘军教授表示,须从基层医疗环境、基层医生出发,传授基层所需、所备、能用的诊疗技能知识及实践经验,需增加与基层互动,不定时、不同形式来帮助解决基层医疗的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医疗的水平,达到“强基层、惠民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