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故事】来自大后方的保驾护航,让战友安心坚守前线
发布日期: 2020-03-03 浏览次数:476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广东白衣战士无不坚守一线、请战出征。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应对传染性疾病,防护物资从来都是后勤保障的重点工作,因为只有保护好医务人员,才能稳定军心,才能保证更多的医务人员可以参加到抗疫工作中去。


谢卫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后勤管理部设备科主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抗疫战争中,他始终保证医院各种防护物资的有效供应,为一线工作人员保驾护航尽心尽力,受到了医院领导及一线员工的一致认可和表扬。



一、专业预判定计划,未雨绸缪打基础

自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来,谢卫华就开始关注疫情的各种新闻报导,他敏锐地发现假设疫情蔓延,防护物资将会成为关键,甚至会成为稀缺品。为此他在春节前两周,就开始加大了医院医疗防护用品的储备,在春节前一周内防护用品的存货量比往年增加了150%。但是谢卫华通过评估疫情的发展,以及考虑到春节期间供应商送货的不及时性,认为还是有必要加大采购量。通过与临床一线的讨论、沟通,征得医院领导同意后在一周内追加了比往年多一倍采购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平时较少使用的防护服、N95口罩等防护物资的采购量,比如防护服从平时的30套提高到1000套,N95口罩从平时的2000个提高到20000个(可惜后来因为物流的原因只到货10000个)。同时,他还主动与中心领导和后勤管理部主任以及总务、保卫、基建等部门内的同事沟通、协调,对医院的急救设备、救护车、消毒设施、负压病房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确保设施安全有效。另外,他通过设备科长群、学会群和供应商群建立了良好的信息交互,为可能需要的采购积累了丰富的采购信息和采购渠道。正是这些未雨绸缪的提前措施,为后勤物资的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源节流保供应,精心组织护保障

随着疫情的发展,医疗防护物资越来越紧张,最开始是医用防护服告急,接着是医用N95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屏告急,然后到外科医用口罩等一般防护物资的告急,物资的紧缺带来了无穷的压力,谢卫华知道,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才能保证一线同事的安全,货源缺乏、物流中断等都是客观事实,但都不应该成为理由和借口。于是,“开源节流”这个最传统的管理方法成为了最实用的战术指导。


为此,他多渠道并进,尽各种可能途径进行物资采购和筹集。一是主动出击,通过主动与现有的供应商沟通,增加采购缓解暂时的供应紧张。同时动员设备科的员工取消休假,将春节前收集的采购渠道信息一个个去询问,并继续收集各类供货信息,他再根据这些信息亲自开着自己的车带领采购人员到生产厂家拿货,第一时间获得了不少价廉物美的防护物资。二是全院动员,尤其是医院领导、著名专家以及去过境外进修的员工,都有着不同的社会资源,他们通过朋友圈等途径广泛发动募捐,为医院增加了不少供应货源的途径。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单位尤其是广州市卫健委的支持,包括物资支持和政策指导。通过以上的开源措施,医院的防护物资从全面告急变得相对缓和了,为一线员工全心抗疫提供了信心保证和后勤保障。


节流:随着医院病人的增加和医护人员的投入增加,加上防护指引的不明确,导致存在过度防护物资或是使用不当的情况。因此,他与院感科和护理部一起,根据国家不断更新的防护指引,不断调整医院的防护物资使用指引和物资领用、使用等管理规程,逐步摸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调配管理机制,比如严格限制使用医用防护服和医用N95口罩的岗位,一般岗位使用可以出洗的布类隔离衣代替紧缺的医用防护服和一次性隔离衣。同时将原来已经领取了不恰当物资的部门的紧缺物资回收,全院共回收医用防护服108套和医用N95口罩2362个。事实证明这个节流措施是正确的,与之后上级部门提出的物资管控要求是一致的,也为医院坚持持久战坚定了信心。


三、不计得失冲在前,勇于担当显本色

由于恰逢新春佳节,许多员工本来都有了各种休假安排,谢卫华同志以身作则,从春节前一周至今连续工作一个多月没有休息过,为更好掌握物资供应的第一手资料,他把办公地点设在了仓库。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与仓管人员一起发货、收货和调配物资。到了下班前开始统计库存量,分析物资发放情况,及时向中心领导报告医院的物资使用和存储情况,他经常工作到时晚上十点多才下班。回到家其实也无法静下来,因为刚开始那几天,物资极其紧缺,许多渠道是通过国外联系的,有时间差,为不影响家里人休息,他就都睡在家里客厅的沙发上,处理信息到凌晨一两点也是正常的事。因为工作需要,他在不同的微信群中都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任务,几乎每隔几分钟就必须认真浏览一次微信信息,以不错过任何有用的信息。因为这样,他的眼睛因为长时间的看手机和电脑屏幕,出现了刺痛和经常流泪的现象。


面对疫情,谢卫华同志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员先进本色,始终把确保临床一线的物资保障放在第一位,为抗击疫情做了自己该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