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上半年混的不好,千万不要气馁!因为:七一建党,八一建军、十一建国,伟大的事业都是在下半年完成的。上半年不是五四青年节,就是六一儿童节,都不太成熟。
时间的快车呼啸而来!炎炎夏日,在战斗民族的首都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打响揭幕战的世界杯,仍在火热进行中。。。。。。下半年的美好时光,您有什么计划呢?
“健康号”动车来了,赶紧上车吧!
1、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简介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Guangdong Provincial Association of Primary Medicine,以下简称“学会”)是 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正式成立的广东省一级学会。以广东省内各级医院院长、国家及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县区级基层医疗机构以及相关企业作为会员(单位)自愿结成的全省性、专业性、非盈利性社会团体。现有会员单位140余家,覆盖了省内大型三甲医院、县区级医院(中医院)、地市级医院、乡镇医院、部分社区中心负责人和企业代表。
学会积极响应国家医改要求,着力于建立完善合理的分级诊疗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管理水平和各业务科室医护诊疗技能,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学会组成人员由广东省知名医疗机构及相关公司的负责人组成,并集结省内上百名优秀医疗专家及团队,汇聚省内大型三甲医院技术力量,在基层医疗机构较为薄弱的“人才培训、专科建设、微创技术(肿瘤、心脑血管)、中医康复、远程医疗”等领域开展工作。学会为省内大型三甲医院及各级基层医院提供平台,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合作、科普咨询、远程继续教育等方式,将大医院的专家资源、先进诊疗技术、管理经验引入基层,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协助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发展。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将秉承科学的精神,专业的态度,认真贯彻国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基本原则,完成上级职能部门交办任务,积极开展业务活动,落实“团结和组织广东省内优质医疗资源,努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学会宗旨。
学会办公地址:
广州市白云区同泰路颐和山庄颐和南街7号
联系人: 李志成 13570153680
年轻,就要勇敢行!
大侠,欢迎您加入我们!
携手医工江湖,共创美丽神话!
2、入会邀请函
3、医疗器械管理专委会成立背景及目的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患者对诊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疗器械已成为医院的生命线,是医院诊疗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2017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指出未来三年省财政统筹安排大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资金,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三年提升工程,着力提升我省粤东西北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用房和医疗器械条件。同时,随着国家分级诊疗政策持续推进,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得到大幅提升。但据有关报道,已投入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闲置现象严重,产生此现象原因在于基层医院缺乏操作医疗设备技术人才,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基层医药学会应时成立,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管理水平和各业务科室医护诊疗技能。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水平,基层医药委员会指导成立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该专委会着力于优化基层服务,提高医疗设备的有效使用,并通过医疗机构之间相互交流,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安全,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另外该专委会在政府部门与基层卫生机构之间,大型三甲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生产经营企业与广大用户之间搭建交流平台,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4、医疗器械管理专委会工作任务
1、贯彻国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基本原则,完成上级职能部门交办任务,积极开展业务活动,落实“团结和组织广东省内优质医疗器械资源,努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学会宗旨。
2、贯彻《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基层医院实施。
3、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开展政策性研讨,开展医疗器械评估、论证和评价,为政府部门关于基层医院设备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科学决策并提供技术支持;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展有关基层医院医疗器械研制、开发、应用、管理、营销等评估、论证、评价、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4、积极参与适用于基层医院医疗器械配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5、承接或协助政府、企业、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器械研究专项课题及调研项目。
6、研讨与学术交流:通过举办会议、技术合作、远程继续教育等方式,将大医院医疗器械管理经验引入基层医疗机构,协助他们提高诊疗水平。同时利用实时交流工具QQ群及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开展医疗器械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传播先进医疗技术管理经验、促进医学装备科学技术创新开发和合理应用。
7、培训:设立医学装备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网络,对医疗器械从业人员开展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按照国内医院等级评审标准,JCI评审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器械管理标准对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医学装备工作者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8、技术协作:通过开发应用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对边远基层医疗单位设备咨询、论证、管理、维修和技术支持,并建立技术协作平台有效协作。
9、探讨优质医疗器械:探讨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从市场、销售、质量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合理性建议,推动我省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装备质量的提高。
5、医疗器械管理专委会专业队伍
根据专委会性质及宗旨,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由广东省内从事医疗器械管理相关领导、临床工程师、采购员、销售员和监督管理员等组成,具有一定专业性。专业领域覆盖医疗器械生产、销售、物流、使用、医学工程、临床医疗、财务审计、采购等。
一是把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部门人员作为队伍建设基础和主要技术力量,将具有丰富医疗器械管理经验的专家作为专委会核心团队。
二是把部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管理人员作为队伍中坚力量,这部分人员掌握熟悉本地区或本单位的医疗器械管理流程及相关规则。
三是把省内招标代理机构和医疗器械经销企业作为队伍补充力量,他们对医疗器械流通情况也较为熟悉,从流通领域来丰富本专委会研究内容。
四是把审计、财务、药监局、卫健委专业代表引入作为专业建设市场监督人员,他们对行业政策有更为专业解读。
五是引入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法律顾问作为学会观察员、对学会各项活动及会员提供法律咨询,使学会依法行事。
6、医疗器械管理专委会委员人选要求
委员主要是广东省内从事医疗器械管理、采购、使用、物流、经营、生产的专业人员。专委会拟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常务委员若干名,委员总人数待定,目标覆盖省内部分三级医院、大部分二级和一级医院。招标采购代理机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等单位会员若干名。对于国内优质医疗器械企业入会名额不加限制。
任职条件:
主任委员,要求在省内医疗器械管理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至少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副主任委员,要求在省内医疗器械管理领域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并在地区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医疗机构副主任委员需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常务委员,要求在医疗器械管理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并热心参与学会工作。
委员,要求从事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管理、咨询等相关专业从业人员。
欢迎各路英雄入伙或带队加盟!
入会咨询、获取电子版申请表,
请联系:黄二亮,联系电话: 18198915968
附:医疗器械管理专委会入会秘笈
审定人:谢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