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2日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委会2020年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学习班在广州华泰宾馆顺利开办。
本次学习班旨在提高病理医师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能力及病理技师在感染性疾病特殊染色中的操作水平。来自全省病理界及其它相关学科的众多专家学者及基层医务工作者近百人汇聚一堂,交流学习。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胡凤玉副院长致辞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委会主委李智致辞
会议由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病理科肖冠英主任主持,市八医院领导胡凤玉副院长及病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李智教授致辞。活动现场,多名全国知名病理学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病理科肖冠英主任主持会议
学习班第一课由我国感染病理学泰斗级人物—安徽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感染病理学组指导专家刘德纯教授讲授“我国感染病理学回顾与展望”,但因开班前一天刘教授有他事不能亲临会场,课件由肖冠英主任代为讲授。随后,肖冠英主任结合疫情期间对新冠肺炎患者标本的病理诊断和研究,作了“新冠肺炎病理特点”的专题讲座,力求详尽,讲解全面透彻,获得了与会嘉宾一致好评与肯定。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系邓永键教授授课
接下来,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系博导、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感染病理学组副组长邓永键教授作了“骨髓特殊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诊断”的学术汇报,论述深入浅出、诙谐幽默,通过多个实例向大家展示了骨髓中常见的感染性病原体的种类和形态,生动有趣,使大家对骨髓特殊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特征有了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梅开勇教授授课
“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一直是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的热点和难点,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梅开勇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讲解,梅教授从免疫缺陷相关淋巴瘤多型性出发,图文并茂,直观全面,对诊断中易混淆点及错点归纳汇总,逐一讲解,深得好评。
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李智教授授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一般发病较急,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除了常规检查,准确的病理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李智教授结合大量例证,从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寄生虫性感染四个方面对各类病原体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而生动的学术汇报,大家受益匪浅。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病理科肖艳华副主任医师授课
随着免疫荧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对感染性病原体的检测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优势,来自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病理科的肖艳华副主任医师结合自己对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的丰富经验及实验结果分析,讲述了“免疫荧光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病理科粟海霞技师授课
特殊染色技术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病理科的特色,来自市八医院病理科的粟海霞技师结合所在科室实际工作,讲述了“特殊染色技术的操作注意事项”,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得到与会嘉宾高度赞许,大家纷纷表示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并希望粟老师到基层医院去传经送宝。
最后,肖冠英主任对此次学习班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感染性疾病占据了病理诊断的半壁江山,应得到各医院病理同行的高度重视;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复杂,应做到五结合(病理特征、临床病史、影像学检查、流行病史、实验室检查)的原则;在诊断方法上要做到与时俱进,要应用常规组织形态、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分子检测以达到精准诊断的目的来指导临床治疗。肖主任对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对本次会议的支持及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
此次会议的召开顺应了现今疫情防控的形势,指明了病理学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及病理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提高了病理医师对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诊断能力及病理技师在感染性疾病特殊染色中的操作水平,同时也向业界人士展示了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为提升基层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能力所做的努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