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围产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0年粤东地区产科危急重症培训班在汕头市中心医院顺利召开。本次培训班以专题讲座、实操培训的形式举行,围产专业委员会主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主任何志晖教授等多名妇产科医护工作者出席会议现场。
会议由围产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汕头市中心医院产科副主任梁小玲教授主持,汕头市中心医院产科主任郑芝祥教授,围产专业委员会主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主任何志晖教授为会议致辞。多名围产专业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授课。
● 何志晖
《围产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分析》
何志晖教授通过一例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的分析,层层深入讲解,使大家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对妊娠晚期肝功能异常的处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意识到检验指标判读的重要性,对产科医师的临床工作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 郭晓辉教授 线上授课 郭晓辉教授的线上授课很精彩,主讲的内容是胎儿心电监护的判读,如何利用指南,如何规范使用CTG,从而减少临床胎监图形判读的失误,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避免不必要的干预,使大家在临床工作中能更好地使用胎心监护这一法宝。 ●王育凯 《妊娠合并SLE诊治进展》
重症产科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合作的科室,妊娠可以改变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王育凯博士详细讲解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在妊娠期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相关治疗,让产科医师对这类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管理这类病人的方式更加规范,帮助更多的患者圆做母亲的梦想。
●郑芝祥 《正常分娩指南解读》
郑芝祥主任从分娩前的评估及健康教育、产后评估以及照护,尤其是产程的监测及处理方面全面解读了正常分娩指南,让产科医师有更清晰的思维和指导,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规范分娩期处理及分娩镇痛和产后照护,更好地提高产妇分娩体验,鼓励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 黄锦华 《妊娠期脓毒症的诊治》
一个很轻微的感染性疾病,一个小小的诱因就可以很快发展成脓毒症。黄锦华主任从孕产妇脓毒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终止妊娠时机多方面详细阐述,帮助医生们更好的识别、治疗及预防这个病种。
● 梁小玲 《胎盘植入的筛查诊断和管理》
梁小玲主任对胎盘植入的定义、分类、机制、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诊断、管理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提出要重视PAS的高危因素,超声检查是特异性高的检查手段,MRI作为超声补充,明确诊断后不同孕周采取不同治疗方案,规范围术期管理,通过多学科协作、个体化处理以取得良好的母儿结局。
●杨梅珊 《产后出血的诊治进展》
产后出血对妇产科医师来说是个老生常谈的课题。杨梅珊医师从产后出血的定义、病因、出血量的判断、各种类型产后出血的处理各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多幅解剖及操作的图片,生动明了地阐述了这个疾病的诊治,让我们更好的掌握产后出血规范的抢救治疗方法。
●赵阿敏 《前置血管的诊断和管理》
前置血管是产科少见疾病,但病情突发,又往往很难在发病前明确诊断,容易被误诊为前置胎盘或者胎盘早剥,导致治疗延误,胎儿源性出血直接威胁胎儿生命,赵阿敏医师的讲授帮助医生们在接诊此类孕妇能更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及相应的处理。
●方丹妹 《血管介入技术在产后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是产科切除子宫的最大诱因。血管介入在各种产后出血中的合理适时应用,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子宫切除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明显的优势。方丹妹医师的讲授让产科医生对血管介入在产后出血的应用有了清晰的了解。
● 刘琼珊 《分娩镇痛的临床实践》
分娩镇痛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痛分娩”,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开展分娩镇痛。分娩镇痛是医学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文明产科的标志。刘琼珊医师详细阐述了分娩镇痛的观察、管理和看护,分娩镇痛后产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对产科医师的临床工作有一定帮助。
●张妙清 《2020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的解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母儿健康的疾病。张妙清医师阐述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以及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因素的早期排查,强调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做好预警预防,早期识别首发症状,从而提升早期诊断能力;认识高血压的各种临床变化形式,阐述抗高血压和预防抽搐的对症处理方法,强调个体化,注重临床监控和处置,同时注意各种诱发病因的诊治。旨在早预警和预防、早识别和干预,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率,避免发展为重症,减少对母儿损害,扩展临床诊治思路。
●技能操作培训
精彩的专题讲座后由汕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同仁为参会人员进行实操培训,技能操作培训分为四个模块:会阴IV度裂伤缝合、剖宫产及多种止血方法缝合术、产钳助产、肩难产的处理。参会人员认真学习、积极讨论,在妇产科同仁的指导下熟练掌握技能操作。
此次会议为粤东地区医院产科工作者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提高了产科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提升了服务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粤东地区产科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提高粤东地区产科的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通过此次培训,围产专业工作者意识到在妇幼健康事业道路上仍需继续探索,他们将不断总结经验,为提高我省健康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妇幼健康事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