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星火计划”暨清远市神经科医生论坛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20-12-26 浏览次数:433

为了响应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神经病学诊疗技能,推动我省基层医疗机构神经内科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进而达到“强基层、惠群众”的最终目的,2020年12月9日,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在英德市九龙医院开展了“星火计划”帮扶2020年的最后一站——清远市论坛九龙站基层活动。


此次论坛主要是研讨侧枝循环指南、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解读、阿尔茨海默病、记忆门诊建立、常见医疗事故案例的分享、脑卒中绿色通道及诊疗等。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军教授,广东省医学会医鉴办陈华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吉文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雷鸣博士,廖旺博士,彭素丹博士,方文丽医生,陈婉如医生等省内专家、教授进行一场神经病学专题学术报告,为九龙基层医疗同道提供了精彩的学术盛宴。



由英德市九龙医院主任进行论坛开幕致辞,简单介绍英德市基层医院医院的构建、基层医生的医疗技术等提升,老百姓看病等问题的改善等;但也提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诊疗技术、医院体制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希望能通过神经内科专委会的下基层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面貌。


01

神经内科专委会主委刘军教授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军教授讲授“阿尔茨海默症的诊疗与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症状、诊疗措施、康复预防AD,并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AD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管理AD慢性疾病。刘教授向基层医生传授了AD诊疗的规范化流程、如何构建痴呆慢性病管理及科学有效的识别和诊治AD等相关知识,扩大基层医生病种及诊疗知识面,提升医疗水平,改善社区AD等痴呆慢性病诊治及管理,提高基层医生对痴呆的认知并科学智慧化的管理痴呆,提升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为基层服务。

02

广东省医学会医鉴办陈华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医鉴办陈华主任根据基层常见的急救、病房、重症等常见医疗情况,分享“医疗事故概况及神经科事故案例分析”,介绍了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常见医疗事故案例及相关鉴定过程,并从希望临床医生能在临床病历书写、诊疗、护理等多方面,特别是基层医生能从中吸取教训,减少医疗事故发生。

03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吉文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王吉文教授根据基层常见的重症疾病,分享“休克的诊断与治疗”,从如何判别休克、休克常见的临床表现、急救抢救流程及相关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和基层医生详细讲述,特别是在抢救药物、手段等方面着重说明提高基层。

04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雷鸣博士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雷鸣博士讲授“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新解读”,从脑卒中疾病的诊断、就诊流程、治疗用药等方面阐述了,解释新旧指南区别,重点说明基层医生应掌握脑卒中哪些方面的基本知识,基层医生应如何去诊治脑卒中等,具有实际的指导和实施作用。


05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方文丽医生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方文丽医生根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建立门诊和基层医院情况,介绍了“记忆门诊的紧密型医社合作”,如何建立和规范痴呆等认知障碍患者的就诊流程,提高基层医生诊疗水平。


03

开展系列讨论

廖旺、雷鸣、彭素丹、陈婉如及九龙医院医生针对脑血管疾病的社基层诊疗流程进行一系列讨论,主要是基于基层医院的医疗环境出发,如何更佳科学、智慧的规范化诊治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针对患者的就诊、诊治、预后康复等方面进行讨论。线上讨论激烈,精彩连连,更好的规范、科学的对脑血管诊治及急危重症的诊疗。



本次学术会议,内容丰富,反响良好,高效便利,能更加直观明了给基层医生带来“干货”,减轻基层医疗的负担,收到许多基层医生的好评与支持。刘军教授表示,需从基层医疗环境、基层医生出发,传授基层所需、所备、能用的诊疗技能知识及实践经验,需增加与基层互动,不定时、不同形式来帮助解决基层医疗的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医疗的水平,达到“强基层、惠民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