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第四届宫颈病变规范化诊治与阴道镜技术培训班之高级研讨班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 2020-11-14 浏览次数:419

 2020111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办的第四届宫颈病变规范化诊治与阴道镜技术培训班之高级研讨班圆满落幕。本次高级研讨班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的宫颈癌防控专家组倾情打造,聚焦探讨宫颈病变的诊治新进展新技术及阴道镜实用技术,分享心得体会,旨在进一步规范宫颈病变的诊治,推广普及阴道镜检查技术,促进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学术水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李小毛教授为大会致辞,他表示,我们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农村偏远地区防癌工作仍任重道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宫颈疾病诊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广东省基层医师妇产科诊疗技术系列培训项目的品牌项目,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的宫颈病变培训班已举办多期,在省内外同行中广受好评,希望新学员们学有所得,更好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 李小毛教授:宫颈癌三级防控

WHO推荐宫颈癌三级预防,第三级预防为临床医生接触最多的诊断与治疗,提出腹腔镜应用在宫颈癌手术中的争议,并给学员们介绍了我们医院目前开展的髂总深淋巴结、前哨淋巴结的示踪技术等。第一级预防得益于HPV疫苗的广泛应用,李小毛教授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不同效价HPV疫苗的效果及接种情况,指出HPV疫苗的研制成功对宫颈癌的防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 唐录英主任:P16Ki67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运用

唐录英主任给大家介绍了宫颈胚胎发育及解剖组织学、P16Ki-67等背景知识,并通过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宫颈腺上皮病变中的应用,指出其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杨晓辉博士:2019ASCCP指南更新与思考

杨晓辉博士通过新旧版指南对比,结合临床实践中常见问题,清晰地解读了ASCCP最新版指南。新版指南结合既往病史、宫颈治疗史、筛查结果,进行CIN3+风险评估,再拟定处理方案,并提出了临床操作阈值,帮助决定下一步管理建议的级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杨越波教授:宫颈癌的筛查策略与风险管理,

宫颈病变治疗中的生育力保护探讨

根据指南,2019ASCCP指南提出基于HPV初筛的风险管理,但是联合筛查仍是优选。HPV定量检测和分型各有优势。2019ASCCP引入了风险阈值的概念,更新了目前宫颈癌风险评估的管理思路,提出应结合既往筛查情况、病史评估,根据不同风险选择不同处理,对宫颈病变管理更加精准、细化。

由于宫颈癌、SIL年轻化趋势,SIL的治疗越来越注重保护生育力。需要在癌症风险及生育力保护方面取得平衡。对于有这方面要求的患者,尽可能选择创伤小的方案,控制LEEP切除的范围,探索术式改良的新方法。并对切缘阳性的患者综合评估后续治疗及随访方案。生育力保护的理念应该贯穿整个诊疗过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刘冬医师:基于指南及案例SIL的治疗策略

刘冬医师通过大量临床病例结合指南,给学员们详细地分析了组织学LSILHSIL的管理措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妇科 梁常艳主任:基于指南及案例特殊人群的治疗策略

梁常艳主任结合临床指南和特殊案例,给学员们分享了25岁以下患者、妊娠患者、合并免疫抑制疾病患者、子宫全切术后患者、65岁以上患者的管理特殊之处,根据指南结合临床决定其治疗策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高慧娟博士:阴道镜检查中ECC的运用时机及价值

宫颈管搔刮,用于了解和排查宫颈管深部病变,但是其假阴性率高。高慧娟博士带我们思考,什么时候选择ECC能获益,如何提高ECC的阳性检出率及其操作要领,并通过视频展示了有专门的器械和没有配套的器械时如何行ECC。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蒋慧云博士:如何提高阴道镜活检的命中率?

阴道镜检查及活检是下生殖道疾病及肿瘤的诊断金标准,所以提高阴道镜活检命中率至关重要。蒋博士通过指南和临床经验和大家总结和分享了提高活检准确率的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王焕教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随访中的价值

王焕教授通过分享长时间追踪随访的病例展示了阴道镜在评估宫颈病变物理治疗后、HSILLEEP术后效果、宫颈癌、CIN全子宫切除手术后监测残端复发、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评估病变发展变化的价值和优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叶敏娟医师:射频消融技术在下生殖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叶敏娟医师对比了传统的物理治疗、冷刀锥切、LEEP术的治疗效果和过程的区别,妇科医生既希望有效去除病灶,又希望出血少,无烟操作,减少热破坏病理判断,因此锐扶刀是有很大优势的新技术,在下生殖道疾病治疗的应用范围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欧阳婧医师:妊娠合并宫颈息肉摘与不摘

欧阳婧医师简单介绍宫颈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但是妊娠期的特殊性导致宫颈息肉再不简单。结合妊娠合并宫颈息肉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手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妊娠合并宫颈息肉的处理需要更谨慎评估,并明确患者及家属意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丁杰教授:基于案例SCCC诊治思考

SCCC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原发性宫颈恶性肿瘤,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称为NECCNECCHPV 1618相关,侵袭性极强,迅速转移,临床结局不良。通过我们医院的数个临床病例,丁杰教授系统的介绍SCCC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案等情况。这类患者通常临床病程短,术后易复发,手术、放疗、化疗结合可改善早期患者的预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张宇教授:2020/2021年宫颈癌NCCN指南更新解读

张宇教授通过对比宫颈癌分期的变化,并详细分享了指南的主要更新,包括初治子宫颈癌的手术方法,手术途径明确推荐开腹手术,新增对远处转移灶可考虑行消融治疗,影像学评估推荐行PET-CTMR,建议对复发、进展等患者行基因检测,首次引入NECC的内容等等,重点述说了手术途径的选择的再次思考,强调检查评估、初始治疗、辅助治疗的规范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依芬医师:VIN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李依芬医师系统地讲解VIN的诊断及治疗,VIN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持续固定的外阴、肛周部位瘙痒或疼痛,常规治疗后不好转或病变加重是阴道镜检查的指证之一。阴道镜检查

示注意醋白试验的观察时间,最后通过视频演示了VIN的治疗常规,手术治疗(外阴病变局部表浅切除术)和物理治疗(HIFU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叶辉霞博士:VAIN诊治专家共识(2020)解读

叶辉霞博士提到VaIN的发病因素包括年龄、高危型HPV感染、免疫和其他因素。VaIN易漏诊,常合并CINVIN。通过病例分析总结了VaIN的临床特点,VaIN多累及阴道上段,诊断的金标准是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未切除子宫患者的阴道镜检查需要同时观察阴道穹窿部,切除子宫后高危患者行阴道镜检查注意阴道残端两侧顶角。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充分评估,分层管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郑泽纯医师:宫颈锥切术后VAIN的思考与对策

郑泽纯医师首先通过数个病例提出临床上VaIN常见于宫颈锥切术后或CIN全子宫切除术后,并从两者组织学、两者发病原因、全宫切除术后的病理生理过程解释到宫颈锥切和全宫切除术后容易出现VaIN的原因,通过指南和大量的文献分析进一步思考诊断VaIN漏诊的原因和减少VaIN漏诊的方法。在阴道镜检查时,碘试验更有意义。

高级研讨班座无虚席,给新学员们带来了关于宫颈病变新进展,也给大家临床诊治患者带来一些新思路,而广受欢迎的实操环节更是人潮汹涌。最后,病例讨论环节大家积极发表见解,集思广益,在学员和专家们的碰撞下完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