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参加Bio-design医疗创新医创营活动
发布日期: 2020-10-16 浏览次数:391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疗器械管理分会多名成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2020HiMed-Biodesign医创营活动。这次培训信息量巨大,大大启发了成员们的创新思维,获益良多。医疗科技创新项目源自于斯坦福大学Biodesign医疗科技创新流程项目,该项目由保罗雅克教授发起,并在美国成功实施17年,产生了400多项专利,直接或间接救治了20万以上的患者。


第一天课程由上海理工大学宋成利教授授课,宋教授团队翻译了Biodesign一书,详细阐述了发现问题发明技术发挥作用创造价值的创新流程,为医疗器械创新者提供了清晰的创新流程指南;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蒋腾飞分享了新形势下中国医疗器械科技发展趋势及投资热点,表示影像设备、IVD产品中国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占比趋同,心血管、骨科、眼科用器械市场需求增速均在10%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心血管器械如经导管人工心脏瓣膜、心脏封堵器,眼科器械如人工晶体都有很大开发空间;超凡医疗器械知识产权专家周建海讲授了知识产权及布局的思考,表示需要在流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知识产权布局以防止竞争对手抄袭。知识产权包括软件著作版权、专利权、商标权、外观界面、商业秘密(源代码、图纸、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在医疗器械创新流程中萌芽期、初创期等各个环节进行布局;三江资本的赵柳燕讲授了医疗器械的转化。她表示,中国医疗器械现状是原创性创新差很远,材料是短板,优秀的创新人员、工程师、运营人员和团队比较少。另外临床目录也在不停更新、可以减少成本。最后她特意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医疗器械创新的初衷:敬畏生命、敬畏健康。


晚上在创业模拟小组workshop环节,学组成员提出了老年人中风后遗症照顾项目,移动式脑部诊断CT,胃肠镜检查项目,共享医工项目在导师刘耀坤指导下进行了投票遴选出脑卒中病人居家智能预警系统、胃肠镜检查项目进行项目演示。模拟项目路演时间为第二天的下午。


第二天下午进行的是模拟创业项目路演和个人项目展示环节,“金哨子”脑卒中病人居家智能预警系统项目由医疗器械管理分会秘书长黄二亮、曙光医院普外科王建东、华山医院呼吸科王桂芳女士,张实经理共同组建。医工共享平台项目是医疗器械管理分会创新学组萌发的项目,由王幸浩、工斤医疗联合创始人顾文兵、主治医生陈杰等所在的第四组作项目汇报。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后,项目组通过APP搭建,邀请各委员工程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属性加入平台,挖掘打造平台内更专业的工程师团队,承接专项维修业务做了项目转化计划。项目汇报后得到了场上评委的热烈点评,评委提出医疗设备关系患者生命安全,维修后的质量检测要得到规范保障,将是此项目运行的前提。


创新学组四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