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等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乳腺病羊城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 2020-10-15 浏览次数:381

阳光总在风雨后,待英雄抗疫归来时,正是羊城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时。随着疫情的“雾霾”逐渐消散,按捺不住的学术气息瞬间“笼罩”着整个羊城。2020717-19日,第五届乳腺病羊城论坛在广州东方宾馆成功举行。


本次大会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等联合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围手术期康复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保健协会乳腺保健分会、广东省中医院承办。


此次大会严格执行了由国家、地区、学会等规定的防疫要求,采用线上及线下模式同时进行,邀请了国内外众多知名的中西医乳腺病专家,共同搭乘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互联网便车”,“齐聚”羊城。大会始终坚持着“来源于临床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这一宗旨,专家们围绕乳腺癌中西医诊疗新进展、名医经验传承、乳腺疾病的中医药防治、乳腺健康养护等专题展开热烈的学术探讨,吸引了省内外近300人注册参会,线下及线上同步网络直播吸引了3万余人次的在线观看。


主会场掠影

“青年风采,后浪翻涌“

乳腺癌循证医学的思考与体会


17日下午,学术大会分为三个专场进行。第一个专场由乳腺专家们围绕着乳腺癌抗HER2靶向治疗的进展与疑点进行讨论,如:肿瘤大小>2cm是否一定为HER2阳性新辅助治疗人群?HER2+BC新辅助后non-pCR的辅助治疗T-DM1是否为标准辅助治疗等等。第二个专场是华南乳腺青年专家“YES”论坛,首先由大咖介绍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病例思维导图设计以及基于组学的筛查以及筛查后的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研究设计,随后青年乳腺医师从cT1N1M0 HER2+乳腺癌初始治疗首选手术还是新辅助,HR+ MBC一线化疗后维持治疗策略的探索,模型预测淋巴结转移状态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及看法,“前浪”与“后浪”翻涌,思维碰撞。第三个专场是团队知识竞赛会场,邀请到了深圳团队、东莞王永霞团队、广东省妇幼团队、省中医团队、南方医院团队、中山一团队共6支队伍参赛。经过必答题、抢答题及自由演讲等三个环节的激烈比拼,最终由中山一团队夺得总冠军。竞赛过程中,各个团队均体现出扎实的乳腺肿瘤专业知识,并且熟悉掌握乳腺癌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南及最新研究动态,展现出省内乳腺专科的专业性以及诊疗的规范性。激烈的知识竞赛点燃了大会的气氛,使会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大咖论道,百家争鸣“

阐析乳腺癌治疗疑点与难点


学术大会的第二部分聚焦乳腺癌诊治方案中的疑点与难点,分别邀请了国内著名的乳腺肿瘤内科及外科以及病理科专家,就大家临床所关心的,尚存争议的焦点问题进行剖析,如联合与单药:解救化疗方案设计的原则与思路,晚期内分泌治疗,如何排兵布阵?HER2新辅方案设计,优选:AC-THP or TCbHP?假体重建时的手术技巧:美容效果与肿瘤安全,新辅后残余肿瘤 biomarkers“阴转阳”是否影响决策,已用单靶 H 辅助治疗的高危 HER2+乳腺癌:继续单靶or及时补双?三阴新辅助治疗是否优选紫杉+铂方案等,帮助临床医师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国内乳腺病著名专家阐析乳腺癌治疗疑点与难点
 

羊城论坛St Gallen模式

继续对临床争议问题寻求共识


类似St Gallen共识讨论模式是羊城论坛的一个“招牌”环节,今年的讨论话题聚焦于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选择临床实践中尚有争议的焦点问题,例如:新辅助THP靶向治疗pCR后:蒽环是否可以豁免?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是否可以常规设计含铂方案?“EC-T”新辅方案,“EC”过程中SD/PD:切换手术or更换紫杉?HR+HER2-新辅助后未达 pCR:是否需卡培他滨强化等,大会邀请了四位专家进行阐述背景,并邀请国内专家学者进行讨论投票,本次讨论也得到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教授线上指导与点评。精彩的讨论过程,使听众对争议问题的思路更为清晰,专家投票结果也为同行们的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专家进行阐述临床争议问题背景

投票嘉宾合影
 

大会主席、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中医院大乳腺科主任陈前军教授总结致辞,对一直以来支持学会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各兄弟单位的同道表示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发起的羊城论坛一直秉承“接地气、重实践”的办会风格,确保会议内容“来源于临床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华南地区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专科会议,对此,他向所有的与会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与各位同道一起把羊城论坛办成一个有水准、有品牌的学术交流平台。


陈前军教授作大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