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羊城1+N神经科基层医师论坛暨荔湾区基层医生学术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 2020-10-15 浏览次数:412

了响应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神经病学诊疗技能,推动我省基层医疗机构神经内科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进而达到强基层、惠群众的最终目的。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主办、荔湾区桥中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协办,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痴呆、脑血管疾病,于202063日线上举办羊城1+N神经科基层医师论坛学术活动。此次论坛邀请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刘军教授,荔湾区桥中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劳汝明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方文丽医师。



此次学术活动是由劳汝明主任主持,简单明了地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性脑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诊治、康复疗程等就诊流程及相关医疗环境,但也指出了社区对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疾病诊治及宣传的不足,特别是在痴呆慢性病的社区管理方面。



刘军教授向基层及在线医师讲授关于“AD的社区管理及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主要是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症状、诊疗措施、康复预防AD,并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如何开展AD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管理AD慢性疾病。刘教授向基层医生传授了AD诊疗的规范化流程、如何构建痴呆慢性病管理及科学有效的识别和诊治AD等相关知识,扩大基层医生病种及诊疗知识面,提升医疗水平,改善社区AD等痴呆慢性病诊治及管理,提高基层医生对痴呆的认知并科学智慧化的管理痴呆,提升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为社区服务。



方文丽医师根据神经内科常见急症及社区急诊常见病例,分享了一例有关于“丁苯酞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临床治疗观察”,主要从一例急性脑梗塞病例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等临床知识。方医生正对急性脑卒中的识别及诊断手段、不同治疗药物的时机选择等详细讲解,加强了基层医生对脑卒中的识别及如何让更好处理急性脑卒中患者,降低预后并发症。



最后,廖旺博士、雷鸣博士、彭素丹博士及陈婉如医生根据卒中中心建设及相关诊治流程进行一系列讨论,主要是基于社区基层医院的医疗环境出发,如何更科学、有效的规范化接诊、治疗及转诊急性脑卒中患者,针对患者的就诊、识别、诊治、预后康复等方面进行讨论。线上讨论激烈,参与者众多,能达到更好的规范、科学、高效的诊治急性脑卒中患者,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本次学术会议,“干货”满满,能更加直观明了给基层医生带来AD与急性脑卒中的相关临床诊治流程,提高基层医生的知识面,并建立友好的三甲医院与基层医疗的合作关系,提高帮助,减轻基层医疗的负担,收到许多基层医生的好评与支持。刘军教授表示,需从基层医疗环境、基层医生出发,传授基层所需、所备、能用的诊疗技能知识及实践经验,需增加与基层互动,不定时、不同形式来帮助解决基层医疗的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医疗的水平,达到“强基层、惠民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