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故事】很幸运,成为“战疫”中的中医人
发布日期: 2020-10-14 浏览次数:438

叙述者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国家援助武汉中医医疗队、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赵海方医生,已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40多天。


赵海方医生悉心照料病人

犹记得1月27日刚刚到达武汉的情景,天气阴冷,街上空无一人,整个空气都弥漫着高度紧张的气氛。匆匆放下行囊,我们就直奔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了解实情。熟悉医院环境之后,正式进入病区开始忙碌的临床工作。


由于确诊病人数量的不断攀升,医院既有的病区已经无法满足大量住院病人的需求。我们广东省中医医疗队全面接管了两个本院新开的隔离病区,作为国家中医医疗队的队员,进入隔离病区诊看病人,进行中医望闻问切,辨证开出中药处方,这是我们极其重要的一环。


近距离地接触新冠肺炎病人,动态观察每个服用中药患者的舌苔,手把手地给病人脉诊,对于高度传染性疾病,这样做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但是为了收集到第一手资料,我们都克服了心理压力,做好防护,力求为每一个患者做出最好的辨证施治。


中医诊疗看舌苔、切脉一样不能少

经过一天天的医患磨合,我们病区从当初开始接管35张病床,到后来扩展至70张病床,我们的工作就在有条不紊的四班倒日子中度过。


我们不断地学习指南,遇到中医难题,也多次进行远程视频会诊,多方面探索中医药的诊疗方案。通过努力,我们的很多病人从当初的恐惧到释然,从不接受中医,到主动要求开中药处方,看着一个个出院病人洋溢在脸上的微笑,我们也打心底感到自豪与开心。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少患者顺利出院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西医的指南不断更新,中医的方案也不断完善,通过临床的实践体会,自己的中医诊断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临证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休息的时候通过查询各种学习资料,从刘景源讲温病,到赵绍琴的温病心得……逐个学习,慢慢体会,闲暇的时候,再和同行们进行相关探讨,不断提高自己对中医药治疗疫病的认识,越努力,越幸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与儿女隔空传两个孩子给爸爸加油

1月30日,赵海方主任的一对小儿女六六和七七在视频中给爸爸加油。下午,爸爸休息时间拍了视频回应,告诉孩子们他目前的工作进展顺利,会努力帮助武汉的患者战胜病魔!大家都要加油!在视频中,两个孩子说:“爸爸,我们想你了,我们在家会听妈妈的话。爸爸,加油!”赵主任则在视频中回应:六六七七,爸爸也想你们了,我在武汉的工作还是挺顺利的,等爸爸回去再跟你们一起玩,一起学习,大家都要加油哦!加油!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是每一个中医人都应该去做的,很幸运成为这场无形战疫中的一名中医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武汉加油,中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