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东莞市南城医院众多医务人员的春节计划。他们或退掉早已买好的机票,或记不起多久没好好拥抱自己的小孩了,或忙到没时间接电话……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都冲在最前头,担负起身穿白大褂的使命,诠释白大褂三个字的含义。
急诊内科医生吴珍:
退掉机票火速“战疫”
“当我接到医院的通知后,就马上退掉了飞机票,投身工作中。”吴珍是南城医院急诊内科的一名医生,“我的工作岗位是急诊内科门诊,原本我们科的医护人员是像往常的春节假期一样轮休。”
春节前,吴珍买好了年初二的飞机票,准备去重庆的妹妹家过新年。“我已经3年没见过妹妹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吴珍毅然退掉机票,取消行程,全身心投入到防疫一线的工作中。“当时,就想着做好本职工作,没有考虑那么多!这是我们身穿白大褂的使命!”吴珍轻描淡写地说。
排查发热病人、做好病人信息登记、参与培训学习疫情诊治指南……为了防抗疫情,吴珍和她的同事们坚守在防疫一线,筑起一道疫情防护墙。“我们急诊内科门诊主要排查发热病人,特别是注重询问14天内有无从疫情地过来的病人以及和疫情地有密切接触者,填好《发热门诊病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如发现疑似病例,马上隔离,立即上报医院领导。”
此外,吴珍等医护人员每天要学习培训国家、省、市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治每一版指南,不断完善防疫水平,进一步完善发热门诊病人防护、筛查、隔离、记录等工作流程。“急诊科医护后勤,团结一致,加班加点!全院在急诊科学习隔离衣穿脱培训和防护知识。”和吴珍同一个科室还有10年都没有回过老家的同事,一接到医院的通知,也立刻退掉机票,参与到紧张的防疫工作中。
疫情防护指南和防疫信息每时每刻都在更新,防疫工作迫在眉睫,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吴珍与同事们废寝忘食、分秒必争,始终奋战在工作一线。“我和同事们一起奋斗着,特别是我们科室的主任,从开展防疫工作至今,没有休息过1天,每天带头在防疫工作中‘战斗’,正因为我们身上穿着白大褂,防抗疫情就是我们的使命!”
护理部主任梁婉红:
不记得有多久没拥抱过儿子了
80后的梁婉红,既是母亲的女儿、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更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前沿阵地上一名战士。疫情是战情,作为共产党员,梁婉红每天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从科室的布局、护理流程、人员培训、物资调配申领,到工作人员的衣食住行、心理疏导、病区消毒工作等。“确实很忙,但在特殊时期,作为医护人员应当义不容辞、无怨无悔。这些天,根本谈不上上班与下班的区别。”
自应急响应启动以来,梁婉红每天都要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每天晚上工作到10点多才能匆匆吃上一顿简单的饭,接着继续干,有时甚至到凌晨。而这样的日子,在这个非常时期,梁婉红已经习以为常了。身边同事都说她是“超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警医家庭的奉献是无私的,是远超常人想象的。梁婉红的丈夫是一名人民警察,也和她一样,每天早早出发前往高速公路执勤。夫妻虽是不同方向逆行,但都战斗在防疫第一线。更令人揪心的是,她家13岁的孩子没人照顾。“疫情发生以来,没时间想家里的事。有时我早上6点多起床将早餐和午饭一起做出来,到了吃饭时间,孩子自己热一下。有时干脆直接将孩子送去妹妹家,一天到晚完全没时间接儿子的电话。作为防控一线的护士,每次回到家,都不敢太近地接触儿子,连自己都忘了有多久没好好拥抱他一下了。”对此,13岁的儿子说,“爸爸和妈妈一个是警察,一个是护士,都很忙,我要自己管自己”。说到这里,坚强的梁婉红眼圈儿红了。但是随即她又微笑着说道:“通过这次磨炼,我儿子长大了不少,会自觉洗衣服、折叠衣服和煎鸡蛋煮面条了。”
谈及一起连续多日奋战在一线的同事,梁婉红深有感触:“在医院紧急火线上,每一个人都是勇敢的冲锋者,都是义无反顾的排头兵!希望在这场战役中,我们包括公安干警都要平安,我们除了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外,还要教会公安干警们如何做好防护,要大家都平平安安的。”珍惜每一位在前线的战友,只要一有时间,梁婉红都会督促身边外出驻点的护士积极协助公安干警一起做好防护工作,对周边的环境及物品的消毒杀菌,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
从防疫战拉响到现在,梁婉红和她的队友每天高负荷地工作,不仅除夕夜无法享受团圆饭,大年初一、初二正值东莞气温骤降,阴雨连绵,接到上级工作任务的她,立即冲在了战斗的第一线,在高速路口和其他员工一起搭建临时帐篷。饿了就蹲在路边草草吃几口盒饭,渴了顾不上多喝一口水,一心只想着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尽最大的努力最快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这么高强度的工作能扛得住吗?“对于一个在临床一线工作了19年的副主任护师,身负防治疫情的重任,我必须顶住!”梁婉红说。她总是鼓励队友们:“再坚持,前方定是繁花似锦!”
院感负责人尹金华:
晚上归家喝上一口热粥就是幸福
“我们现在没有上下班的概念。”1993年就从江西来到南城医院工作的尹金华说。
18岁的女儿这样描述自己的妈妈尹金华:别人是朝九晚五,你是朝七晚十,有时没做完的工作还得带回家里继续做。尽管如此,尹金华却十分欣慰:“通过这段时间的忙碌,我意外地收获了女儿的成长。”平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娇女,竟然学会了煲上一锅热粥等待加班夜归的妈妈。当一直忙碌到晚上九点才能归家的她喝上一口热粥时,有一份满满的幸福感。
生活中的尹金华是容易满足的,工作上的她同样如此。“院长王三贵对我们言传身教,总是与我们并肩战斗在第一线,这让我们工作起来特有劲。”尹金华说。自1月23日召开会议,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取消春节假期,24小时随时待命开始,作为一名副主任护师,尹金华肩负起了这次疫情防控的院感防控工作。每天她带领着队友们统计全院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留观隔离人数、剩余防护用品的数量等重要数据;统计记录全院留观病人的各项基本情况录入统计表,书写病例上报记录;每日上报市疾控与南城疾控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安排疑似留观病人的样本送至市疾控检测并记录,做好追踪上报。
面对抗击疫情的严重形势,尹金华身上的担子十分沉重,“我们要争取在这场战役中尽最大努力达到‘两个0’”。她和她的队友们既要不断监督提醒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执行相关的流程和规范,更要将救治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市民。
“现在很多人在担心害怕,作为专业人员我想告诉大家,只要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疾病的感染,同时多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千万不要熬夜,让自己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百忙中的尹金华提醒大家。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不仅有像吴珍、梁婉红、尹金华一样深处一线的医护人员,有每天要负责各类病人转诊、转运工作的120急救中心的医生,还有每天24小时都要对进入医院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在这些最重要、最关键、最前沿的阵地,医护人员众志成城奋战在抗疫一线,把责任和担当化作抗疫一线最温暖、最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