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故事】疫情阻击战的“侦察兵”
发布日期: 2020-10-14 浏览次数:419

说到侦察兵,大家自然想到战场上那些反应迅速、冲在部队最前面的侦查员,他们是决定战役能否取胜的一双眼睛。影像检查结果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一项重要依据,放射科团队用一张张黑白胶片和一页页诊断报告,为临床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依据。


面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影像诊断是这场战“疫”的重要制高点。作为番禺区区域影像中心主导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迅速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影像详细检查、流程、诊断、感控、防护标准,并举办番禺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影像学习培训班,为番禺区影像从业人员提供有关病毒性肺炎影像诊断、摄片扫描技术、放射科人员防护等相关知识进行针对性培训。


牵头举行番禺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影像学习培训班

春节前,放射科科主任、第十党支部书记向、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放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之明就毅然放弃与家人计划已久的旅游计划,第一时间配合医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具体部署,开辟了发热患者DR、CT检查专属通道,放射科的医生、技师、护士纷纷投身到一线主战场。2月12日起,放射科为进一步规范污染区和半污染区操作,感染CT实行24小时双人操作模式。


印满鲜红指印的《请战书》


为发热门诊的患者进行影像检查的放射科技师,不可避免要与患者直接接触,他们同样“全副武装”上岗。每个患者接诊、扫描、清扫、擦拭、消毒的流程都要走一遍,工作量非常巨大。而且医技人员为了减轻被感染的风险,都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工作。为了减少防护服的用量,他们上班期间不喝一口水,也不上厕所。最让他们难受的是,防护服的面罩和眼罩容易起雾,严重影响视线。雾气凝结成水珠,流淌在脸颊上、脖颈里,痒得难受,但不能伸手去挠,只能咬牙硬忍着。



CT检查

放射科的“管家”护士长卢燕冰,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奋战在一线岗位,协助科主任,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巡检防控工作,完善检查流程,明确了感染CT扫描分区,强化防护消毒细节,她还时刻叮嘱同事们做好个人防护,对于科内进行居家隔离的同事,卢燕冰亲自将生活用品送到家。


卢燕冰为CT机消毒

作为省级青年文明号的放射科,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组建青号志愿服务队,为全科同事煲制抗病毒凉茶;青年党员志愿者石家颖、陈燕主动到桥南街疫情防控服务点群众测量体温、发放宣传单。


他们是疫情排查的一道重要防线,也是这场没有硝烟战役中的“侦察兵”。在这场全民行动的抗疫斗争中,放射科党员走在前、勇担责、作表率,引领带动团队全体成员恪尽职守、奋勇向前,充分展现共产党员示范岗和青年文明号模范带头作用。


作者:家玲,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