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专业委员会发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区肿瘤科主办的“肺癌规范化诊疗学习班暨肺癌多学科诊疗协作(MDT)小组成立大会”在广州粤海喜来登酒店正式召开!
会议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李鹤平教授和胸外科顾勇教授共同主持。来自中山医、省医、南方医、广医、番禺中心等医疗系统的肿瘤、胸外、呼吸、放疗、化疗、影像、介入等多位学科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李鹤平教授介绍,MDT在医学中是指多学科协作医疗(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上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这个概念,肿瘤治疗需要肿瘤外科、内科、放疗、介入科及影像、病理、检验等各学科积极参与,国际上肿瘤患者的治疗,MDT一直扮演着多学科协作先行者的角色,从而保证高质量的诊治建议和最佳的治疗计划,避免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使病人受益最大化。
本次会议旨在为区域内各学科专家提供在肺癌领域相互合作探讨、学习交流的机会,共同推动本地区肺癌诊疗的规范化、精准化,并对肺癌多学科MDT新模式进行探索,从而全面提高本地区肺癌的诊疗技术与水平,集多科之力为患者谋福利。
会议开场举行了“肺癌多学科诊疗(MDT)协作小组成立仪式”,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志成同志到会并发表致辞。常务副秘书长李志成首先代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对今晚到会的各医院各学科专家致以热切的欢迎,向长期支持学会卫生事业发展的各位专家表达衷心的感谢。然后向大家介绍了学会在这一年里做过的一些工作,取得的一些成果,以及在未来发展中的规划和展望。同时也肯定了肺癌MDT成立的重要意义,并寄予厚望,希望协作组能够通过前期的工作,累积更多经验之后把模式分享和推广到更多基层医疗单位中去。最后表示学会将一如既往的积极参加小组举办的各项活动,并尽最大的努力给予支持,做好各项协助工作。
随后,常务副秘书长李志成宣读了“肺癌多学科诊疗协作小组委员会”的委任名单。委员会由来自广东省各大三甲医院的14位多学科诊疗专家组成,委任李鹤平、顾勇教授任组长,包勇、黄勇慧、邹青峰、李志花、林曲、贲晓松、潘春华、曹洋、蔡修宇、石兴源、胡家柱、郑燕芳等十二位专家担任副组长。
会议下半场的学术前沿部分,由中山二院的李志花教授、中山一院的包勇教授、中山肿瘤医院的蔡修宇教授为大家带来了肺癌治疗领域最新的进展分享。
李志花教授首先分享了目前临床上比较关注的免疫治疗相关产品的差异性。
包勇教授旁征博引介绍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新诊疗策略。
蔡修宇教授为大家分享了2019 ESMO & WCLC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会议讨论环节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邹青峰教授主持,协作组成员就最近大热的非小细胞肺癌及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相关问题展开了热切讨论,并达成初步共识。
大会主席李鹤平和顾勇教授表示肺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年年攀高,数十年以来,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未见提高,以单一学科为主的肺癌诊疗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现阶段推行MDT非常重要,大家需要改变以往一个科室治到底的模式,学科间互相合作,各自发挥最大的优势,为肺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诊疗。肺癌MDT诊疗协作小组成立后,希望能够紧密团结,加强交流,保持每个季度甚至每月开展一场线下交流活动,共享肺癌前沿知识,探讨疑难病例,共同提高区域肺癌诊治水平,造福更多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