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理与分子诊断专委会逸仙甲状腺博士团巡讲-番禺站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 2019-12-19 浏览次数:605

2019年11月28日,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理与分子诊断专业委员会逸仙甲状腺博士团巡讲番禺站在广州番禺中心医院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理与分子诊断专委会、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甲状腺专委会和广东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联合主办,番禺中心医院腺体外科承办。番禺中心医院腺体外科、病理科、超声科等从事甲状腺疾病诊治的医生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


会议由番禺中心医院腺体外科曹海玲主任主持。首先,由番禺中心医院腺体外科洪云主任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黎洪浩教授致辞,洪云主任对逸仙甲状腺博士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黎洪浩教授介绍了逸仙甲状腺博士团成立的初心和使命,并对博士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期望和愿景。


与会专家合影

黎洪浩教授致辞

 

博士团首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罗定远博士介绍甲状腺良性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策略,详细说明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的学科优势与职能定位,阐述了消融的适应症、禁忌症,分享甲状腺结节消融详细“七步法”,着重阐述消融术中的操作技巧要点,全面剖析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的各个细节,强调消融技术操作的规范性与流程性,真正秉承学习知识与传播知识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罗定远博士授课
 

接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超声科的阮镜良博士对2017年美国放射学会发布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进行了详细解读。这个报告系统不但能预测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度,而且能识别哪一个结节需要细针穿刺活检。阮镜良博士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料,深入浅出地讲解超声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运用超声检查鉴别良性与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流程。同时,他还指出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的三个优点:(一)有利于超声医生与临床医生之间的沟通;(二)有利于不同医院以及不同医生之间进行会诊;(三)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细针穿刺。


阮镜良博士授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细胞分子诊断中心付莎博士简单介绍了关于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的处理及细胞学诊断。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常用传统手工涂片和液基涂片两种方法,同时细胞沉渣常规制作细胞蜡块,用于协助诊断及后续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的细胞诊断采用TBS甲状腺细胞病理报告系统,该系统甲状腺病变分为6类,每个诊断分类都有相应的诊断标准。甲状腺细胞病理的精准诊断取决于临床医生细针穿刺的质量、良好的制片技术及基因检测的综合。


付莎博士授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细胞分子诊断中心李晓娟博士分享了基因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的临床应用。以RAS、TERT、RET 等基因为例,详细介绍了基因检测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侵袭性判断、遗传性预测的应用。同时通过多个临床病例为大家介绍了目前多基因联合检测的重要性,并分享了qPCR、一代测序技术和NGS方法在临床中的选择和应用,多学科的交流和沟通才能让我们运用这些技术,更好为临床和病人服务。


李晓娟博士授课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的梁发雅博士主要讲授内镜甲状腺手术策略选择及并发症防治。他结合几个典型病例分析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颈部无瘢痕的内镜或机器人手术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让患者避免颈部瘢痕带来的心理创伤,但不同的径路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基于FNA-细胞病理-基因检测的术前评估可以为精准制定内镜/机器人手术治疗策略提供依据,在保证美观的同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手术范围的精准界定也有助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还需要注意手术操作的规范和精细,并尽可能在手术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的先兆,降低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如嗓音障碍、呼吸困难,低钙血症等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后的及时鉴别和处理也非常重要,特别是术后嗓音障碍可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尽早鉴别神经性或非神经性的原因,尽早干预可以让患者能更早更好的回归社会。


梁发雅博士授课
 

同时,本次会议中黎洪浩教授对每个讲题都进行了引导讨论,与会同行对各位博士的讲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


与会人员热烈讨论


本次逸仙甲状腺博士团围绕甲状腺肿瘤精准诊治的新模式,从超声诊断、细胞穿刺活检、细胞病理诊断、分子检测、内镜手术策略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全面展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肿瘤微创精准化治疗的最新理念。本次学术交流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参会人员学习氛围浓厚,充分展示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多学科合作的甲状腺肿瘤规范化诊治模式,同时,这也是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细胞病理与分子诊断专委会积极推动和不断推广的规范化模式。最后,祝贺逸仙甲状腺博士团巡讲-番禺站学术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