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委会第二届《病理组织标本规范化前处理及全流程质量管理培训班》暨广东省人民医院石蜡切片邀请赛
发布日期: 2019-07-17 浏览次数:1044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共同举办的第二届《病理组织标本规范化前处理及全流程质量管理》培训班于7月6日在广州三寓宾馆正式开班。培训班特邀请省内市级及以下的基层医院病理科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的组织标本处理的全流程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培训,以提升基层医院病理科工作人员的规范化意识和处理能力。病理标本规范化处理是医院等级评审的核心指标之一,但是目前许多病理科尤其是基层医院病理科可能由于经验不足或质量意识不强,导致病理标本(尤其是手术切除标本)处理不佳,随之而来的免疫组化、分子病理检测严重受限,影响医疗质量,存在医疗风险。



会议邀请了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分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病理科主任余力教授做了精彩的开幕致辞。会议上,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李智教授讲授《病理标本的处理质量对病理诊断的影响》,介绍了目前基层医院病理科在科室管理、标本处理和病理诊断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本科室的全流程质量管理和规范的病理组织标本前处理,进行经验分享。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多位专家做了精彩讲授——骆新兰主任技师就《石蜡切片、HE染色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做了精彩分享,武鸿美主治医师给我们带来了《肺、乳腺、胃、肠等手术标本的处理原则及实例演示》,刘超博士给我们主讲了《ESD标本及小活检标本处理原则及实例演示》,朱小兰副主任技师分享了《病理流程管理系统对提升病理技术管理质量的作用》,林兴滔主管技师主讲了《病理标本的固定、脱水》。


培训班上,各位讲者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参会代表分享了本科室的全流程质量管理和规范的病理组织标本前处理。来自省内各地级市、县医院病理科工作人员就授课内容与各位讲者展开了热烈讨论及交流。此次培训班内容丰富精彩,同时贴合临床实际,既能拓展视野,又提高了专业技能,对基层临床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7月7日上午8点,第二届《广东省人民医院石蜡切片邀请赛》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拉开序幕。此次共邀请了13家兄弟单位的病理科技术精英进行角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此次比赛也邀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李斌老师,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吴惠茜老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技术组组长薛小磊老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病理科技术组组长肖莎老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技术组组长侯景辉老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技术组组长廖德贵老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技术组组长骆新兰老师作为嘉宾参加了这次评委的工作。



经过4个小时的技术比拼,完成比赛后各参赛队员对日常工作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在场的技术专家们给予可热情的指导,充分达到了交流技术,提高技艺的比赛目的。最后在评委公平、公正评判下,比赛评出了前6名获奖选手,一等奖桂冠由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刘雪峰摘得,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黄浩祺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廖华东获二等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夏雪、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陈沛杰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杨日红获得三等奖。此次邀请赛既加强了各单位间的业务联系,也在切磋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