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NCD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暨粤港澳大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专科联盟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 2019-04-11 浏览次数:1489

2018年11月10日,由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邹和群教授牵头筹备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主办的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NCD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暨粤港澳大湾区NCD慢病专科联盟在广州成立,全省各级医疗机构100多名代表加入NCD慢病专科联盟,共同探讨基层医疗机构NCD慢病防治领域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


本次大会开幕式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志成主持,会长陈汝福教授为大会致辞,并表达了对专委会的殷切期望。


常务副秘书长李志成主持大会


学会会长陈汝福教授致辞


此次大会举手表决由专委会筹备组推荐的大会选举监票组成员,并等额无记名投票分别选举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邹和群教授为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NCD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选举蔡楚丹、程远雄、黄洁平、梁波、林宏初、刘日光、刘国辉、龙海波、卢叶明、罗福漳、吕田明、彭晖、石晓锋、苏勇、谭晓军、万启军、吴恒莲、吴武忠、肖洁、徐米清、薛少清、薛志强、杨琼琼、叶晴、张波、张欣洲、赵文、郑智华、钟英强、周滔、祝胜郎、卓华钦为副主任委员,选举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熊重祥为专委会秘书长。



NC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200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防治全球防治工作的重点。如何对基层人群进行大面积的筛查,及早发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及时对其进行干预和有效治疗,医疗领域很多学者都在尝试研究并提出可行方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三附院)肾内科历时15年,逐步摸索研究并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及发展中国家国情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社区筛查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并在桂林、芜湖和厦门等地对其进行了验证,此后在全国多家三甲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期间,三附院肾内科团队发现,基层社区人群对于慢性非感染性疾病(NCD)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的问题尤为突出,且社区医疗机构没有针对NCD的系统筛查技术,为此,三附院联合广东省基层药学会组织成立了此次粤港澳大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专科联盟,计划将此技术推广到社区,造福基层百姓。


主任委员邹和群教授作重要讲话


主任委员邹和群教授表示,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在NCD慢病防治方面的多年研究,其成果在一些大城市、大医院进行了广泛推广,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效果。但由于目前基层医生技术有限、人手不足、预防与治疗脱节等种种原因,导致基层不少慢病患者要么没有被发现,要么没有得到及时的跟踪和治疗。而成立NCD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和专科联盟,旨在组织基层医院和社区的医护人员,将研究成果下沉基层,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建立交流。并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现有条件,三附院肾内科研究制定了一套社区NCD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筛查模式和方案,包括技术路线和筛查研究方法、筛查研究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筛查质量控制标准等,这套方案科学实用,可复制性强,易于在基层医院和社区推广以达到对NCD及其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早期防治的目的,降低NCD带来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更好地为我省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会后合影留念